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教练洪清:总催会让孩子更混乱

(2009-08-18 10:18:53)
标签:

亲子教练洪清

沙盘游戏

心理学

育儿

智慧妈妈洪清

教育

心灵花园

亲子教练洪清:总催会让孩子更混乱

 

    妈妈们对孩子磨破嘴皮、苦口婆心最爱说这两句话:一句是“快点干”,另一句是“好好干”。
    比如,看到孩子把桌子弄得乱七八糟的,漫画、玩具、游戏机、课本、练习册等都胡乱地堆在桌子上,一般来说妈妈都难以忍受。
    大多数妈妈会大声地训斥孩子:“桌子这么乱,怎么能做作业!快点收拾干净!”
    这个时候,“快点收拾干净”就是第一声训斥。

  挨了训的孩子一艘都会慌慌张张地开始收拾桌子,但是很少有孩子能够达到大人所要求的那么麻利又那么整齐。
    孩子们一般都是把漫画和玩具随便塞到书柜和玩具箱,桌子上还是凌乱地摆着铅笔、橡皮、剪刀等,测验的试卷也到处飞。然后再把课本和练习册随便找个地方一塞了事。
   “干什么呢?这是整理吗?”
    这时响起了妈妈的第二声训斥,这回是要求“好好干”。对于孩子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此。“好好整理”就是说必须把漫画、玩具、游戏机都收拾整齐,放到各自的箱子里,课本和文具也是一样。

  这时,因为要“好好整理”,所以孩子的动作慢了下来。看到孩子慢腾腾地半天也没什么进展,妈妈就会发出第三声训斥:
   “快点干!”
    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妈妈接连发出了“快点干”和“好好干”两个命令,孩子到底该听哪个呢?
   “好好整理的话,肯定要花很长时间。但是妈妈又说‘快点’。这不是矛盾的、不可能做到的吗?”恐怕弦子们心里都在这样发牢骚吧。我赞成孩子们的想法。妈妈的这两句话本来就是矛盾的。

  如果只有一句话,孩子就不会觉得难办或矛盾了。假如只能说一句话,妈妈们会选哪一句呢?
    我想会选“好好干”吧。把乱七八糟的桌子收拾干净,意思应该是整理得整整齐齐。如果桌子收拾干净了,地板却被弄得乱糟糟的,还是没有“收拾干净”。这样一来,妈妈催“快点干”不是只会让孩子更混乱吗?

    妈妈催孩子“快点干”的时候,最容易出现这样的矛盾。恐怕妈妈们自己也注意到了这点,但是总是不知不觉地就催促了,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不是在生孩子的气吗?我们可以结合各种事例来想一想。妈妈催孩子“快点干”、“赶快干”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情呢,请各位好好回想一下。

  说“快点快点”,会妨碍孩子独立
    早晨是妈妈们最忙的时候。小朋友的妈妈好像特别忙乱,初山生、高中生的妈妈也是一样忙乱。
    孩子因为刚刚起床,动作都是慢吞吞的。
    妈妈不得不在旁边不停地催促:
  “快点换衣服!”
  “赶快洗脸!”
  “要吃到什么时候啊,快点吃!”
  “马上去刷牙!”
  “作业装进书包里了吗?”
  “瞧瞧,都这个时间了!”
     这种命令式的短句不停地从妈妈的嘴里蹦出来,一听到命令,孩子就紧张地忙碌起来。
    大一点的孩子确实能够迅速地做好妈妈要求的所有事情,但是因为刚睡醒,同样很慌张。而妈妈们除了要干一大堆家务外,还要抽出时间盯着孩子,就忙上加忙了。
    于是每天早上,妈妈都重复着同样的命令。有时候,妈妈也会叹气:“孩子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才能自己做好所有事情呢?”
    有这种想法的妈妈肯定不少。其实,是妈妈们想得太多了。事实上,很多孩子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下面这个故事是一位妈妈感冒时发生的。糟糕的是,这位妈妈生病的时候,她的丈夫正在出差。
   “我发烧了,迷迷糊糊的,早晨没有力气像平时那样照顾孩子了。”
    家里的两个孩子正在上小学,妈妈告诉他们都要做些什么,叫他们自己去做。
   “我躺在卧室里,听到孩子们走来走去和说话的声音,忍不住想提醒他们‘快点,否则要迟到了’,但是没过一会儿,孩子们就过来和我打招呼告别了。
   “孩子们精神抖擞地说‘妈妈,我们走了’,我看了一下表,比平时出门的时间还早了10分钟。”
    这位妈妈一直睡到了傍晚,觉得烧好像有点退了,就起床看看。一看,放学回来的两个孩子正并排坐在桌前做作业呢。
   “我当时非常惊讶。要是平时的话,他们肯定沉迷在动画片或者游戏中,不催上几遍‘快点做作业’是绝对不会去的。”
    我想,和这位妈妈有相同经历的妈妈肯定不少。
    妈妈们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一直认为“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干不了”的孩子,不知不觉就长成了什么都会干、什么都能干的孩子了。
    就像这位生病的妈妈一样,到了不得不让孩子自己做好所有事情的时候,就会认识到孩子们已经能够独立了。
    难道妈妈们不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地把事情做好吗?
    在看到孩子们能够自立的时候,妈妈们会说:“天天唠叨‘快点侠点’,终于有点成果了啊!”
    我理解妈妈们的心情,但是不要急着下结论。
    正是妈妈们总催“快点快点”才把孩子给宠坏了。“就算做得再慢、再磨蹭,快来不及的时候妈妈就会来催我,所以等妈妈催的时候再快点做就行了。”孩子们也许就是这么想的。总是催孩子“快点快点”,或许恰恰阻碍了他们的自立。

  同时催几件事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妈妈催孩子“快点快点”的时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同时催孩子干两三件事。
   “别忘什么东西啊。都装到书包里了吗?检查过了吗?快点啊!什么,你的脸上怎么还有果酱呢?还没刷牙吧,快去刷牙洗脸!对了,你的手绢是怎么回事,这么脏的手绢你还要用到什么时候啊,快点换一块干净的!哎呀,鞋带松了,赶快把鞋带系紧……”
    妈妈就这样连珠炮似地说个不停,弄得孩子根本不知道应该先干哪一件事。
    妈妈注意到的问题层出不穷,一注意到就忍不住要说。但是这些话只能折腾得孩子手忙脚乱。  
    上面这个例子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回时催孩子干两件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作业做完了吗?打扫一下房间!”
  “去洗澡?别把脱下的衣服乱扔!”
  “快去刷牙!要迟到了啊!”
    我想妈妈们肯定知道应该先干哪一件事:
  先打扫房间,然后写作业。
  先把脱下的衣服放好,然后洗澡。
  先刷牙,然后去上学。
    妈妈们觉得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不用一一解释了。孩子们也知道顺序,但是接连不断地被命令干这干那,还是会觉得混乱。
   “本来就很烦,妈妈又同时催我干两三件事,我就更不知道该先干什么好了。”
    这是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子的话,刚刚想去做一件事,又被命令去做另一件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脑袋嗡的一声就大了”。
    这难道不是打断孩子的思路和注意力吗?

  妈妈催孩子“快点快点”,本来是想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
   “希望孩子走路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专心走路。”
  “希望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聊天,好好吃饭。”
  “希望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关掉,专心致志地学习。”
     也就是说,妈妈在说“快点干”、“赶紧干”的时候,是希望孩子把精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同时催孩子做两三件事,反而会让孩子思维混乱。
    妈妈们总是不自觉地就说出“快点干”,这句话对孩子集中注意力并没有帮助,这一点请妈妈们记好。

  总催无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妈妈们经常对孩子说的“快点快点”只是一个单方面的行为——妈妈在单方面地命令,而孩子在单方面地执行命令。这种单方面的关系可能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性,同时我也担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孩子可能会被“培养”成一个做事粗枝大叶的人。因为妈妈们在催孩子“快点快点”的时候,只是想让孩子马上去干,只要孩子马上行动就可以了,而没有给孩子留出“斟酌体味”的余地。

  以下是一位妈妈的真实经历:
   “孩子的书包特别沉,我真弄不明白,怎么会这么沉呢,都装了什么东西啊。我就打开看了看,结果真是吓了我一跳。漫画、玩具什么的都塞在书包里;测验的试卷也给压得皱巴巴的;用过的和没用过的笔记本都一股脑地塞了进去,而且装着所有科目的课本。打开铅笔盒,才发现铅笔都是用完还没削的,橡皮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这位妈妈看了很生气,心想:“书包弄成这个样子怎么能学习!”于是叫孩子马上好好整理一下。
    过了好一会儿,孩子整理好了。和刚才比起来干净多了,也轻多了,简直让人以为看错了。这位妈妈叹了口气,问孩子:“既然能整理得这么整齐,为什么书包都那么乱了,还不去收拾?”
    孩子吞吞吐吐,最后终于鼓足勇气说:“都是因为你每次都催我快点,我一着急就顾不上好好收拾了。”
   当然,这个孩子的话有一半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就算妈妈再催,每天认真收拾书包的时间还是足够的。妈妈肯定也知道这是孩子的借口,可是却不得不承认孩子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孩子每天放学回来,我就不停地催他‘赶快做作业’、‘快点把明天要带的东西准备好’、‘赶快把桌子收拾了’,等等。”
    如果孩子不马上做的话,妈妈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她会一直啰唆下去。孩子被妈妈的各种命令催促着,做作业、准备明天要带的东西、收拾桌子,于是就马马虎虎地把手边的东西全塞进书包里了。
   “我自己也反省了一下,每次催孩子做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踏踏实实地干完呢。”
   ……

   亲子教练洪清说孩子初上学的时候,妈妈需要整理出一套孩子上学需要做的事情,具体怎么做?(这里需要对自己孩子能力的了解,标准不要太高;切适合为要)妈妈一定要多费心,说好需要陪同多长时间,只是副手的角色,孩子是主角,做的好受表扬是孩子,做的不好受老师批评和同学们不高兴需要孩子自己承担;渐渐地孩子养成习惯后,自己就会按部就班的去做了;而且当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会主动请求你的协助的,到时候你催他(她),他还会感谢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