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笔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标签:
儿童敏感期育儿教育心理学早期教育亲子教育自我教育校园 |
心理发展敏感期
0岁-2岁半
视觉——刚生F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
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2岁半-3岁
建立概念---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
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3岁~4岁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逻辑思维一一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4岁~5岁
婚姻——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展开。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
情感——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人际关系——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
审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
数学概念——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身份确认——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性别——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
绘画、认字、音乐
5岁~6岁
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
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6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