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清博客
洪清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09
  • 关注人气:1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儿育女——家庭治疗

(2009-01-12 17:23:26)
标签:

家庭治疗

心理学

育儿

教育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早期教育

文化

养儿育女——家庭治疗

    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治疗对象不只是病人本人,而是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作法,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病态情感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向正常发展的目的。


    由于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功能单位,它与每个家庭成员的关系最为密切。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个性、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模式等,皆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密切交往,互相产生正性的和负性的影响。但是,由于家庭功能不良,诸如家庭领导功能不良、家庭界限不清、外人插人、家庭内部互相折磨、家庭关系扭曲、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寄养家庭、家庭松散、互不关心、中老年人的困难,以及家庭交流模式不同等,都能使所有家庭成员在不同程度上卷人家庭纠纷,在病态的家庭关系中都占有一角,从而导致各种病态情感和行为障碍。


    家庭治疗目的 

 

   家庭治疗与其说是一种治法不如说一种治疗取向,目前,对于家庭治疗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关于家庭治疗的原则和程序也没有定论。

  总体上说,家庭治疗是把家长、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当作一个自然单位,旨在改进这一家庭单位的整体功能的治疗过程。即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来造成个体的变化。

  家庭治疗的一个前提是,家庭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家庭的结构、气氛塑造着儿童的态度、信念、价值观、自我感和相应的行为。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对其成员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具有塑造作用,也有改变作用。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特殊的规律,如家庭有一定的结构,它抵制强烈的变化,当这个系统变化了,作为家庭成员的个体也倾向于发生变化;家庭内部相互作用对于维持系统的平衡十分重要;家庭有其统辖成员的规则等等。

  家庭成员生活在家庭中,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家庭成员适应着家庭的系统及其紧张,并可为这个系统制造紧张。这个系统的变化影响其成员的行为和对自己的看法。

  家庭治疗主要方面之一是改变家长,帮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帮助家长认清自己的角色,认识自己面对的孩子问题的复杂性。

    家庭治疗的组织与实施

  首先,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①针对整个家庭成员,进行集体治疗,纠正共有的心理病态;②“确诊的病人” 所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是症状而已,其家庭本身才是真正的患者;③家庭治疗医生的任务在于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病态情感结构,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

  (1)参加的对象。凡与家庭功能紊乱有关的成员均参加,甚至可包括一些有关的社会成员,如朋友、医师、监护人等。要克服参加人员的顾虑和阻力,如怕家丑外扬、互相抱怨、家庭被社会歧视等。

  (2)接谈技巧。首先使气氛和谐,每个成员都能自由地、心平气和地发表意见。注意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谁和谁坐得最近,各人选择坐位的方式,每个人发言的频度,其他成员的反应和表情。而家庭治疗者担任指导、启发、协调角色。要让家庭成员之间在思想和情感上直接交流,鼓励互相尊重,避免争吵、抱怨,各人多作自我批评,宣讲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3)分析问题。对家庭的结构和性质先有一个分析和类化。家庭的结构形式,可以引导出家庭存在的问题。例如,家庭可分为:不和谐家庭、破碎家庭(有人死亡或离异)、杂合家庭(一方或双方带有儿女,再婚组合家庭)、不幸家庭(有慢性病人、残疾人,或受政治迫害的家庭)。下一步则要找出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烦恼和困境产生的根源有哪些?

  (4)协商讨论问题。以集体心理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进行。家庭治疗者和家庭成员一起共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研究如何摆脱困难,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成员都应承担义务和责任,都应互通信息,相互了解和理解,并能相互尊重和容忍,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家庭角色,而一味指责他人。家庭治疗还应包括家庭生活艺术、家庭管理、心理卫生知识介绍,照顾老人和病人的护理知识,以及如何争取社会的支援等。

    家庭治疗的五个阶段

  (1)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接触阶段治疗者的任务是沟通两个系统,向家长介绍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及这些问题与表现同家庭的关系,家庭要对此负哪些责任。治疗者要和家长就治疗目标、诊断与评价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并了解家庭成员的各自情况。治疗者还要介绍学校方面对孩子应负什么责任,做哪些工作等。

  (2)发现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治疗者接触每一家庭成员了解其交往方式、家庭的规则、家庭不合谐之处;同时根据这一了解重新评价学生与学校系统的关系,改变原有的相互作用模式。

  (3)鼓励家庭认识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家庭成员认识到自己对存在的问题的责任。发现自己的看法。要让每一事实上庭成员都参与,而不是个别成员。

  (4)随着家庭原有的交互作用方式、成员的角色和模糊的规则被否定,需要建立新的规则和新的方式,而这一过程是个很长的过程,家庭会发生“真空”。治疗者任务是鼓励家庭成员忍受不适,看到新方式带来的积极后果,注意积极的反馈。

  (5)家庭治疗效果的评价,干预是否有效,是否取得了进步。如果效果不明显就应重新分析问题,查找问题所在;如果有进步则制订长期教育计划,巩固现有成果。

 

    家庭治疗的一般做法是:心理治疗师在专用治疗室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l-1.5小时的会谈。治疗室布置优雅、安静,备有玩具,座椅舒适且位置无主次之分;心理治疗师不穿白工作服。他首先要向咨询者解释清楚:治疗室里没有病人,大家均是“咨客”。这样安排旨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工作气氛,用情境来定义工作关系。会谈主要是以“循环”方式提问,请各个家庭成员轮流回答。如:问 A ,B的行为在C引起何种反应;或问D,如果 A和B做出某种行为,C的反应如何等等。几轮这样的提问便可勾勒出一个家庭内的关系格局及其对症状性行为的影响,充分体现“造成差异的差异便是信息”这一抽象的哲学观点。一般这种讨论所涉及的问题多集中于积极的方面,指向未来,甚至患者的症状也会被赋予积极的意义。每次会谈结尾时,心理治疗师都布置好精心策划、意味深长的游戏式作业,让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完成。比如,允许一位爱唠叨的母亲继续每天对孩子唠叨50次,不用马上克服这种行为。但如果超过这个数,便应让一贯处于被动地位,性格懦弱的父亲用水枪瞄准其眉心射击。这叫“悖论处方”。这些作业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多数家庭根本不会认真做,但治疗师干预后的信息已间接地深入人心,使家庭成员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动能来实现其家庭关系的良性发展。为达此目的,两次会谈的间隔约4-6周。所以,这是很经济的“长间隔的短程治疗”,许多家庭仅来1-3次便可结束疗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