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育女——家庭治疗

标签:
家庭治疗心理学育儿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早期教育文化 |
总体上说,家庭治疗是把家长、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当作一个自然单位,旨在改进这一家庭单位的整体功能的治疗过程。即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来造成个体的变化。
家庭治疗的一个前提是,家庭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家庭的结构、气氛塑造着儿童的态度、信念、价值观、自我感和相应的行为。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对其成员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具有塑造作用,也有改变作用。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特殊的规律,如家庭有一定的结构,它抵制强烈的变化,当这个系统变化了,作为家庭成员的个体也倾向于发生变化;家庭内部相互作用对于维持系统的平衡十分重要;家庭有其统辖成员的规则等等。
家庭成员生活在家庭中,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家庭成员适应着家庭的系统及其紧张,并可为这个系统制造紧张。这个系统的变化影响其成员的行为和对自己的看法。
家庭治疗主要方面之一是改变家长,帮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帮助家长认清自己的角色,认识自己面对的孩子问题的复杂性。
首先,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①针对整个家庭成员,进行集体治疗,纠正共有的心理病态;②“确诊的病人”
所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是症状而已,其家庭本身才是真正的患者;③家庭治疗医生的任务在于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病态情感结构,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
(1)参加的对象。凡与家庭功能紊乱有关的成员均参加,甚至可包括一些有关的社会成员,如朋友、医师、监护人等。要克服参加人员的顾虑和阻力,如怕家丑外扬、互相抱怨、家庭被社会歧视等。
(2)接谈技巧。首先使气氛和谐,每个成员都能自由地、心平气和地发表意见。注意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谁和谁坐得最近,各人选择坐位的方式,每个人发言的频度,其他成员的反应和表情。而家庭治疗者担任指导、启发、协调角色。要让家庭成员之间在思想和情感上直接交流,鼓励互相尊重,避免争吵、抱怨,各人多作自我批评,宣讲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3)分析问题。对家庭的结构和性质先有一个分析和类化。家庭的结构形式,可以引导出家庭存在的问题。例如,家庭可分为:不和谐家庭、破碎家庭(有人死亡或离异)、杂合家庭(一方或双方带有儿女,再婚组合家庭)、不幸家庭(有慢性病人、残疾人,或受政治迫害的家庭)。下一步则要找出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烦恼和困境产生的根源有哪些?
(4)协商讨论问题。以集体心理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进行。家庭治疗者和家庭成员一起共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研究如何摆脱困难,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成员都应承担义务和责任,都应互通信息,相互了解和理解,并能相互尊重和容忍,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家庭角色,而一味指责他人。家庭治疗还应包括家庭生活艺术、家庭管理、心理卫生知识介绍,照顾老人和病人的护理知识,以及如何争取社会的支援等。
家庭治疗的五个阶段
(1)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接触阶段治疗者的任务是沟通两个系统,向家长介绍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及这些问题与表现同家庭的关系,家庭要对此负哪些责任。治疗者要和家长就治疗目标、诊断与评价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并了解家庭成员的各自情况。治疗者还要介绍学校方面对孩子应负什么责任,做哪些工作等。
(2)发现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治疗者接触每一家庭成员了解其交往方式、家庭的规则、家庭不合谐之处;同时根据这一了解重新评价学生与学校系统的关系,改变原有的相互作用模式。
(3)鼓励家庭认识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家庭成员认识到自己对存在的问题的责任。发现自己的看法。要让每一事实上庭成员都参与,而不是个别成员。
(4)随着家庭原有的交互作用方式、成员的角色和模糊的规则被否定,需要建立新的规则和新的方式,而这一过程是个很长的过程,家庭会发生“真空”。治疗者任务是鼓励家庭成员忍受不适,看到新方式带来的积极后果,注意积极的反馈。
(5)家庭治疗效果的评价,干预是否有效,是否取得了进步。如果效果不明显就应重新分析问题,查找问题所在;如果有进步则制订长期教育计划,巩固现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