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儿育女——心理学

(2009-01-12 13:17:12)
标签:

心理学

感觉

性格

人格

情绪

情感

动机

需求

气质

育儿

教育

养儿育女——心理学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2000年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种人格(胆汁质、多血质、粘稠质、抑郁质)
     理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于视角及立场,因为它本身具备两者的特点.基础心理学归为自然科学范畴,应用心理学归类于社会科学范畴,因此,有人称之为“中间学科”。


    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统一(感觉心理学的建立)
     感觉是刺激物的某种特性进入神经系统的“通道”,它把刺激“编码”成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场在神经系统“周游”,引起相应的体态变化(包括行为和语言)。人的感觉是非常有限的,就种类而言,只有五种感官 ,人类就缺乏鸽子所具有的磁觉。就感受幅度而言,只能感受一定强度范围的刺激,过高过低的刺激都不能直接引起我们的感觉,人类就没有狗的嗅觉灵敏(一定存在一个我们所感觉不到的世界)。

  知觉是把通过感觉而“搜集起来”的几种物质特性的综合起来进行的反映,表象则是对物质过去到现在的整体认识的总结,想象是在过去表象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可能形态进行的预测。在四维时空中,到想象阶段就形成对物质的形象化的认识。这在思维上就是形象化思维,抽象思维则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思维。思维就是对事物特征的“加工”。由此可见,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记忆是把事物的特性“录入”大脑过程录入内容有的建立了与其他原有内容的联系,扎下根来而表现为“长时记忆”,而扎不下根来的记忆,又根据其能回忆起来的时间长短分为短时记忆和暂时记忆。

  意识和潜意识是经过记忆过程的事物特征的“存贮库”。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暂存在意识中的内容,不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存放在潜意识的内容。

    二者关系如下:

   (1)意识与潜意识并无明显的界限,但有一个过渡时期和过渡空间。

   (2)在自然状态下,意识总是向潜意识过渡。

   (3)在外界的干预下,人也可以把潜意识转化为意识,例如通过心理访谈知道自己的丧父或丧母心结。

   (4)潜意识虽然难以唤起,但仍然发挥作用,不自觉的改变人的行为。

   (5)潜意识的库存远远大与意识的库存。表现在当前作用上就是潜意识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意识,意识只是潜意识和意识的“冰山一角”。

  语言与行为都是人的一种“体态”,只不过是高度组织化了。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调控人的外在肌肉就形成了“体态”。

   (1)语言的解释:语言是通过声带和口舌等相关肌肉的高度组织化,发出有规则的声波,不同的声波被赋予不同含义,就构成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则是把不同含义的声波用符号记录下来,这个符号就是书面语言。

   (2)行为的解释:行为则是在心理支配下产生的各种动作,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含义并发挥一定的作用。体态除了语言和动作之外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最明显的是人的“心灵的窗户”----眼神。人们主要通过体态变化来推测和探知人的心理变化和作用,他是心理运动的外观。


    能力是心理功能在行为结果上的反映,行为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表明能力高,心理功能强,反之,则表明能力低和心理弱。

  智力是心理功能在思维成果上的反映,有较高思维成果产生就表明智力高。反之,则表明低。

  气质是心理状态在人的体态上的反映。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使气质优良,不同的心理状态表象为不同的气质。

  需求是生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心理上的反映。动物总是趋向于保存和完善自我,现实一旦不能立即提供保存和完善自我的条件,心理就会产生要满足这个条件的要求,需求就这样产生了。需求的产生是生物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动机是指心理指引行为要达到的目标。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前提。

  情绪是新认知与已有知识碰撞产生的心理现象,当新认知与已有知识发生冲突乃至矛盾时,心理就会引起负性情绪(通过内分泌系统?),随着强度大小,情绪的强度也相应增减,反之则引起正性情绪。

  情感是情绪在某事物上的认知化凝结。一感觉到该事物就会主动认为该事物好或坏,飞快跳过冲突过程而产生固定情绪。这也是可以通过在另一个更高层次调节认知而改变这些情绪或情感的。

  学习是主动、系统而专门的记忆过程。

  性格是指心理的稳定的倾向性。在待人接物时直观表现出来。

  人格是指心理特征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倾向性。与性格相比,人格侧重于人的知识体系和由此决定的价值观,而性格则侧重于心理自身的特征。

  心理学的种种过程与现象都是以感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感觉是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的逻辑起点,都是从感觉发展出来的。如果把感觉比作“婴儿”,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就是各种类型的“成人”,感觉是心理的“胚芽”。因此心理的一切过程与现象都可以从感觉出发得到合理解释,因此心理学统一的基础在于感觉。感觉心理学的实质就是大统一的心理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