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我泡上一壶普洱茶,淡淡的茶香,暖暖的感觉,寻求一种平静,寻找一种让我有冲劲去投入工作的力量。
前几天当了一本《七个心理寓言》武志红写的,顺手拿来读,忽然发现其中的寓言故事是那样的贴近我,对这几天莫名伤感的我是一种促动。它促使我更早的认清自己。这麽多年我一直在追求的,一直没有真正快乐起来的,总感觉心理沉甸甸的,就是我一直没有能够认清我自己。认清自己要按怎样的方式做我自己,内心的那份需要,要怎样的表达;活着的意义,怎样的活着。和自己有共鸣的人一起生活,感染周边的亲人和朋友;给与自己快乐;收获更多的收获;不虚度时光;让自己的生命的每一份每一秒都很精彩;让自己平静、自然、有力量。
一直以来我都是向外界要这个、要那个,埋怨别人不了解我,不懂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静静地问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总感到孤独、伤感、缺少温暖、没有力量。事实上,我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其实我自己很有力量。只是我自己没有找出方法拿出我的力量,让自己坚强起来。每次遇到困境,都是它在主宰我,而我选择逃避;不去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和它达成和解。我要把我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拿来作为我自己成长的经历,那就是一种积累、一种收获,它们都是我人生的财富。我能走出来真好!
今天的我,才知道生存的真正意义—认清自己,做我自己;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自己开始,以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此时此刻的我很幸福,微笑是平静的,充满了魅力。让我拿出我自己内心积累的力量,让自己坚强起来;把积累的的知识,运用到我自己的生命中去。
今天(12月26日)发现一篇周国平老师的文章转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d6f680100bg3l.html
认识你自己
1
一个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一个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不自觉地对生活有一种基本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附着在凡胎上的这个灵魂,一旦认识了,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2
人人都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历史缺乏细心的读者。我们没有工夫读自己的历史,即使读,也是读得何其草率。
3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4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
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各种宗教有静修内观的功夫,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毕竟玄了一点。而且,内观的对象其实不是上述意义的自我,而是这自我背后的东西,例如,在佛教是空,在基督教是神。
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方便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那个最内在的自我始终是在表态的,只是往往不被我们留意罢了。那么,让我们留意,做什么事,与什么人相处,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喜悦,或者相反,感到厌恶,那便是最内在的自我在表态。就此而论,知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就是认识自我,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