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

标签:
关云长新元素摄影芮昆仑杂谈 |
分类: 左左格物(胡说胡道) |
自童年起,中午放学后,耳边就常充斥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中关羽,关云长的“忠、义、信、智、仁、勇”高大形象。
2005年买了新房后,进门的台面上也供奉着关云长的精致的铜像。关羽这个毫无瑕疵的圣人形象以往一直是我内心中敬仰的。
在人生中的失失得得中,看罢虚虚实实的表现后,不得不重新定位和反思我们信奉的真伪。
今日,看了新拍的毁誉参半的《关云长》,不得不勾起我这几年来对这个圣人的种种疑问。
世间开始广泛信仰关云长是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出现后,至明代中叶流传已十分广泛,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羽的忠义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三国演义出现前,关云长的形象也有一定的民间基础,自北宋后关云长都受到了官方的封号。而北宋之前,汉后至唐都不见官方的封赐,而儒学也是自宋始深入人心,不得不说关羽这个形象和宣扬儒学有着错综复杂的必要联系,脱不开有统治阶层树立榜样的之嫌。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陈寿眼中的关云长,只看到了“羽报效曹公,然羽刚而自矜”区区几个字。
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对关云长的疑问越来越多。先来盘点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一生的丰功伟绩:
1,桃园结义
2,温酒斩华雄
3,三英战吕布
4,斩颜良诛文丑
5,土山约三事
6,挂印封金
7,千里走单骑
8,过五关斩六将
9,华容道
10,单刀赴会
11,水淹七军
12,刮骨疗毒
然而,演义不是历史,就以上的功勋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呢?
1,桃园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且关羽大刘备一岁。
2,温酒斩华雄——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3,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但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
5,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6,挂印封金——历史中毫无记载,只是出自三国演义。
7,千里走单骑——许昌到汝阳区区一百多公里,何来千里之说。
8,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9,华容道——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0,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
11,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12,刮骨疗毒——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所谓的麦城凛然拒降,是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
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羞为做男人了。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晕晕晕!大晕特晕了,真实历史上这个所谓的圣人到底做过什么?难道关云长的功勋都只是演绎?
关云长的惊世壮举难道只是古代宅男的凭空杜撰?其实也不然,社会中一直以来就需要有榜样效应,既然是榜样当然要无暇,所谓的榜样我们见识的还少吗?自古以来一直如此。社会需要这样的榜样!文化、统治也需要这样的榜样,榜样从来就不是真实的人,也就难怪个个榜样都是七分虚三分实了。榜样都是子虚乌有让遵从的人实在无所适从,不纠结才怪。
真希望社会能还原真实的关云长作为一个人的实在形象,也让世人的道德也还原成真实的人性,而不是约束他人之圣贤,自身的逢源和纠结。真实的关云长未必就不可爱,而过于妆点反而容易成为历史的笑料。
还有,有意思的,世俗之下儒家、道家、佛家都信奉关圣;官方、强盗、文人、武士、商贾也都把关云长作为首圣祭拜,在关云长的形象下社会貌似真是大统了;然,现实和人心还是利害所使、残酷相争的,自古以来毫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