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将来俺的子女教育之设想

标签:
教育芮昆仑杂谈育儿 |
分类: 左左格物(胡说胡道) |
一直就喜欢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教育子女是个大工程,甚至超过自己的事业。现在的儿童教育家,照办貌似国际的教育方法,但如果真的有效,为什么现在孩子的素质越来越差,还是从自我认识出发,致知格物啦。

1,健康的体魄,体质超群本身就是一种优越感,虽然在成人社会中体质不像古代那么重要了,但在儿童、少年时期,一个强健的体魄,就是儿时的“身份、地位”而这种感受会影响一生。男孩青少年前鼓励其参与运动,锻炼孩子的柔韧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女孩学习舞蹈,出于职业原因,一直认为舞蹈是最好修炼一个女性的气质的。
2,“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很多溺爱子女的其实都是缺少战略性的用心,而是用最不用费心的,随情绪感受的无选择的给与,多少有讨好孩子的情节,儿童时溺爱,青少年叛逆期时又是强权式管理。其实,关键就是在幼年时期建立战略化的影响,建立好子女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道德行为标准,在青少年时,只要给与一些看管压力,尽可能少干预,同时,尊重他的一切人权,善待他的不管是看着顺眼的还是不顺眼的朋友。
3,前一条说了战略性,如果开展战略性呢:所有的现代教育都说“培养自信”,有点废话一句,靠父母的夸奖建立的浮夸的“自信”,会在接触外界客观的现实中一败涂地,这样的打击将是影响深重的,而这样的打击通常父母是察觉不到的。到底应该如何呢?就是建立“成就感”。自信感和成就感有什么不同呢?幼年时通常自信是掌握一个技能,也就是所谓的爱好,比如才艺:美术、声乐、外语等,在这些是众人都在不甘落后的学习中,可能你认为你的子女学的不错,天天夸、天天捧,但当他接触了比他更高的,在家建立浮夸的自信如同倾厦——轰然倒地。而如果有“成就感”的认识,就不会拥挤到主干线上,而选择林荫小道。从小给他选一项偏门的爱好,就是让他的爱好做鸡头也不做凤尾,这样不用他费很大的力气,成就感就建立了,成就感就是别人没法超越的,与其泛泛的平庸,不如一项超人。成就感相对自信感也真实的多,也是诚实教育的一个方面。偏门的到底是什么?家庭战略秘密,哈。
4,培养个体意识,中国文化是农耕群体文化,偏废个体,这和现代的意识有时是格格不入的,现代成年人很纠结,也多在于此,从小培养他自己的领地意识,自己的财产意识。
5,让他自己独立饲养个宠物,多一些了解生物、自然的知识,也培养责任感。而且要多样、偏门。
6,必须学习美术,美术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是体会不到的,但美术意识在其作用。比如,对形状、色彩、线条的感受。
7,音乐,看他的天分,相对美术,音乐的节奏、韵律境界更高但涉及面小。
8,学习天文,一个人的宇宙观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这点影响重大。
9,爱好历史,其实历史就是故事,寓教于乐,涨见识,通事理。熟悉历史的孩子,在人群中绝不会垫底,当不了头至少也是个军师。
10,培养感动,儿时我们太缺少被感动的事件了,中国人,父尊子卑的潜意识作祟,子女在父辈哪里得到的感动可怜的要命,如何做?家庭战略秘密,哈。
11,顺应本性,因势利导,孩子每个阶段都是自己迷恋的东西,如果在幼年时建立好了成就感的认识,他的选择再坏也不会坏到哪去,不要武断阻隔。
12,半挫折教育,现在都实行激励教育,但看看名人、伟人其实都是历尽挫折才培养出超常的能力,而激励教育只能培养平庸的人,但挫折教育有风险,要不是天才、要不是废物,应该有设计的让他,体验一点困境、痛苦等。
13,从小学会做饭,此条不赘述。
14,从小学会游泳,此条不赘述。
15,尽最大的可能,给他提供同学、朋友的聚会条件。绝不把他的朋友拒之门外。
16,培养实验科学精神,摒弃经验主义。
17,培养用手的操作的精巧性,学做一些手工,而且要精,最好能传世,不做垃圾的。
18,接触自然。
19,学习医学,目的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首先要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
后一篇:气味和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