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掉眉毛的原味鸡汤

标签:
鸡汤小桃园猪油酥饼汉口兰陵路美食冬天 |
分类: 偶然嘴馋 |
不吃肉的人,长的跟排骨似滴,冬天多冷啊,营养不均衡,并不利于健康。
武汉有句名言,叫“三无不成席”。
这“三无”既是:汤、鱼、丸。
比如武汉传统的春节家宴有个老三样必不可少——排骨藕汤、红烧丸子和松鼠鳜鱼。
其中,汤是必须的,而且就这么一直传承着。
煨汤,如鸡汤、排骨汤、牛肉汤,武汉人讲究的是大火煮开,细火慢熬,可谓功夫汤。
由于天时地利滴依山傍水,鱼汤便成了快手菜。
所以餐餐换着口味喝汤也算不上什么稀罕。
要说鸡汤,在武汉,原来鼎鼎有名的是“小桃园”。
位于汉口胜利街兰陵路口,“小桃园”本为“筱陶袁”,最初是由陶、袁两姓的两个小贩在这里搭棚设摊,经营油条、豆浆之类的小吃,后来两家合作,经营煨汤。
解放后,以谐音“小桃园”为名,是著名的“煨汤专家”。
该店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八封汤、甲鱼汤、牛肉汤、鸭汤等。
其中以瓦罐鸡汤最有名,其原料为黄陂孝感一带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鸡,剁成鸡块,先入油锅爆炒,再倒入内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煨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原汁原味,营养丰富,是滋补上品。
“古时候”,家里若来了亲戚,去小桃园喝汤便是个蛮有面子的事。
那时的厅堂黑糊糊的,地上还打着油滑,热汤盛在小砂罐里,人手一罐。
喝的时候,另起一碗,倒在碗里便是。
配套的饼是著名的猪油小酥饼,它不是意犹未尽的补充,而是可担主角:生猪油撕成块,加在生面胚里,烤制的时候,猪油遇热溶化,色泽金黄,酥脆松香。
吃饼的时候,要用喝鸡汤的碗接着,不是流油,便是稀稀拉拉滴朝碗里落着芝麻。
但并不是这家汤馆一直坚持开着,就是口味好的强大证明。
因为经营不善,“小桃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关门,改制之后就承包给私人经营。
尽管那里现在主打洋参老鸡汤,也增加了许多新菜品,比如,三文鱼基围虾刺身拼、特色软骨鸭、雪菜小黄鱼、大白菜黄焖元、桃园腊肉炕豆丝、小炒鸡杂、干锅千叶豆腐、三鲜豆皮、清炒时蔬等等等等,
但是,留在人们记忆里的老味道,那一罐外表朴素极致、不加任何点缀、原汁原味的纯口鸡汤,还依然是大汉口食客可圈可点的感情汤。
冬天来了,抿一口鲜浓的原味鸡汤,体味鲜味滑过喉咙的畅快感,高蛋白的营养成分也绝对有利于女食客养身养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