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偶然相遇 |


这些特点被精明的酒楼老板利用,“酒水”消费成了武汉晚茶的主要赢利点,小吃明档开进餐厅,菜单做得越来越细致,大大小小多达数百个品种,单价一一列出,以方便客人点菜,这恐怕是晚茶鼻祖粤家师傅始料未及的。
武汉人喝晚茶,重本地的特色,如手抓大虾、螺蛳肉等传统的消夜品种;对外来品种,只要口感好,也不排斥。
夜晚,人们的口味重,就要学会简单调和,如粥就不能只卖粤式的鱼片粥和皮蛋瘦肉粥,武汉人最爱的是一口白粥,又润嗓子又开胃。
在武汉,像艳阳天这样的大酒楼经营晚茶的还不多见,汉味晚茶的风格渐成雏形。
瞧,目前人气最高人物阿江的精神多么的好,从上餐桌开始,就眼不离碗。
肠粉: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
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在广州的时候经常吃这个过早。
鸭舌:鸭舌的味道也很独特,咬下去的一刹那能感觉到骨头的存在,但细嚼起来,骨头一点也不“梗”。鸭舌既有鸭肉的香味,又别具风味。同学们很谦让,但我吃了不少。
卤水毛豆:
有时间我会做个超豪华版的卤水毛豆。
这是牛肚和牛百页。卤制的很清淡。
我从来卤不好牛肉这东西,虽然及喜欢吃。
一般在春节的时候,武汉人把卤牛肉作为年夜饭上的一道传统凉菜。
我家附近有个皇中皇,他的卤牛肉还可以,不过最近卖到28元一斤了。
虾饺:以淀粉(又称澄粉)面团作皮,鲜虾肉、猪肉等拌匀作馅,包成饺形,蒸制而成。其形似弯梳,故又称弯梳饺。皮薄、爽软,色白,晶莹透亮,饺内馅料隐约可见;馅心鲜美,形态精致玲珑。因它选用刚从河里捕的鲜虾作馅,鲜美异常,为早茶市食客钟爱。这是我的最爱,也是逢茶必点。
白粥,其实就是大米粥而已。如果您是北京人,提醒你一下下。不要妄图自己在家里做的白粥和广东的店铺里边的白粥一样,因为压根南方和北方的大米就不是一样的东西!南方的米煮饭,煮好后一粒是一粒的,根本不像东北的松花江大米或者天津的小站稻一样黏呼呼的。感觉是因为一年会熟很多季的原因。所以米里边的油脂比较少。我还是喜欢北方的大米(不管是吃饭还是喝粥),但是说实话,炒饭还是南方的大米好炒一些。因为比较容易散,不会沾锅。
凤爪:就是鸡爪,取此名为了好听,一般用肉用鸡的大爪,经过烹制,作为小吃,可以啃半天,吃的满嘴滋味,但没有吃进多少东西,不至于吸收太多
...
“凤爪”在广东茶楼中一般指的是用紫金酱等炮制的色泽红润的鸡爪子,上桌时盛于小碟,装在竹制的蒸笼里面。我自己做的也很好吃,特别是那种柱侯酱凤爪,可以与大厨一拼。
这是什么我记不得了,因为没有吃,所以也没问,跟虾饺相似,内容不一样而已。
这是武汉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湖北佬的最爱。这个点心好像是专为阳光点的,因为人家现在是北京人啦,让他尝尝咱家乡的味道,免得忘本。
瞧瞧阿江,懒洋洋里透着中年男人改邪归正的气息。想想他现在躺在病榻上,这真让广大女同学心碎。满脸都是幽默的阿江,有足够的办法让你发笑,看他终于沦落成和自己一样的平凡人,真正的有点意难平。那天在医院,大家围坐在阿江身边,调侃着这可恨的病魔,颇有点黄药师和杨过的味道,惺惺相惜。
其实,我们也不必赶时追怀,也不必扼腕叹息,不就是区区一点恶疾吗,人类连洪水都治住了,连海底都有隧道了,连月球都上去了,通过网络把整个世界都连在一块了,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