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是中国娱乐界的一个神话,且不说他在国际影坛上频拿大奖,确立了国际大导演的地位.仅凭他导演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就足以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让历史为他写上一笔.也许正是因为他的不同寻常,才逃离不了非议和指责.
张艺谋永远都是舆论的焦点,他抢了许多人的眼球.他的片子总是能够勾起大多数人的观看欲.这不,今年拍的一部新片《三枪拍案惊奇》又是未映先火,我身边的朋友就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等待公映了.除了各大电视台造势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另一个火的原因,就是张艺谋本人自身的魅力带来的吸引力.片花引发了许多人开怀大笑,同时,也惹来了一些非议.
有人说,张艺谋的<三枪>是俗到底的片子,因为有了小沈阳的加盟,因为服装的花俏,还因为搞笑的风格,就显得俗不可耐.还有人说,张艺谋不应该拍这样肤浅的俗片,影响了导演艺术大师的形象.更有甚者公然说,他是利用俗片抢钱.我相信这些刺耳的话,张艺谋应该是有所耳闻的,但他每次出在现镜头中,总是笑容可掬的样子,一副丝毫不被舆论所干扰的大将风范,那种亲和力和坦然确实让人钦佩.所以,就更觉得,这些非议对老张不公平.我就纳闷了,张艺谋怎么不可以拍通俗的片子?他拍这类片子惹着谁了?
我想,他首先是惹着高举艺术大旗的"艺术家"们了.
一些所谓坚持走艺术路线的导演们,对<三枪>肯定是不屑的.他会觉得自己拍的片子虽然让许多人看不懂,虽然不叫座不卖钱,但那叫艺术.而你张艺谋这叫俗气.凭什么你这俗气的片子就有票房啊,心中难免不忿.其实,追求艺术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你忽视了大众的需求和认知.
其次,他惹着喜欢嫉妒别人的人了.
有些人看不得别人总是火,凭什么你就那么受欢迎?凭什么你就那么有票房号召力?从张艺谋的<红高梁>开始,几乎每部片子都有说三道四的.拍土的,说你靠揭露民族的劣根取悦西方人.拍大片,说你缺少故事内容,一昧靠视觉冲击和明星抢票房.拍喜剧,说你俗.丧失了大师的气质.反正你无论拍什么,怎么拍他都有话说,都很不忿.
但无论你怎么不忿,怎么不平,
张艺谋艺术大师的位置无人能够撼动,他是那种雅俗兼融的大师.即能拍<英雄>这类有视觉冲击力的大片,又能拍<三枪>这类的喜剧片,还能拍土掉渣的农村戏.这不是所有大师都能做的到的.所以,我们应该称赞这种勇气和才华.有些所谓的大师总是端着个架子,以雅而居,仿佛只有他才是真正的阳春白雪,塾不知,高不可攀的艺术,受众率很低,过雅的东西,总是有局限性的.京戏是大雅,但观众较少.二人转是大俗,观者却越来越多.所以,怎么看待雅俗问题,还得用发展的眼光去评判.百花齐放是值得提倡的,因为,观众需要雅文化来提高品味,同时,也是需要俗文化来温暖精神.
做为国际大牌导演,张艺谋在运作了许多大手笔大制作的"大片"之后,能潜下心来,委身于<三枪>这类不起眼的俗片,全然不理会艺术大师形象是否受损之说.这种精神和气度是令人敬佩的.我们没有理由指责他.即使<三枪>没有我们期待的那样好,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张艺谋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应该要求他总站在一个高度和水准上.就如同我们没有理由让刘翔总跑第一是一个道理.
一部片子成功于否,票房是最好的评判.
张艺谋拍<三枪>没想真去惹谁,别有事没事去拍砖.有本事您整出个不俗又叫座的片子超过他,这才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