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莹
刘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40
  • 关注人气:2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疑病症状与死亡--11月23日案例讨论会后感

(2011-11-28 11:10:07)
标签:

杂谈

分类: 个案探讨
有的人死了,却仍然活着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去
 
这个来访者,总在担心自己会患上不治之症。数年来,担忧在不同的身体部位转换,不是肠胃,就是肝脾,又或者是头部等等。他特别地关注养生和健康,内心深处极度恐惧着死亡。每当体检过后,医生的关于一切机能正常的论断能稍微减少他的担心,可好景不长,过后担忧又死灰复燃。如此地反复。他自己也明白是心理作用,但苦于无法摆脱。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越是害怕的,就越是“期待”的。那么,推理下来,这个来访者,他在“期待”死亡!可这不合理啊!谁会“期待”死亡!那么,就只能是--他已经“死去”了--某部分的灵魂,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当一个人劳碌地,艰辛地,为了金钱,为了权势,为了脸面,甚至为了家人,而付出所有的时候;当一个人突然发现,无法再找回自己,无法再看清自己,无法再在他人面前袒露内心的恐惧和焦虑(除了健康焦虑)的时候--他的灵魂,一部分已经死去。
就象那看上去仍然结实的大树,在外界眼里,有着粗壮的树干,翠绿的枝叶,仿佛一派生机。可只有大树自己知道,这只是假象,它太累了,它的根,已开始腐朽,而它的叶,也即将枯黄,总有一天掉落,化为尘土,只剩下满天的繁星。
一切都将失去。一切都已失去。活着,已经死去。
 
既然如此,干脆就让他为自己撰写一个“墓志铭”吧......案例讨论现场的咨询师们,不约而同地热烈讨论起这一奇妙而深意无比的专业干预举措。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写?
咨询师X说,她想过,到了那一天,她的墓志铭会写上:她终于能够休息了......咨询师Y说,她的墓志铭,也许会写上:一颗DG咨询界的新星就此陨落了......
......
确实,死亡,在某种层面,总能带来一些“好处”的,或许是休息,或许是放下,或许是最后的复仇女神一统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