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之后
(2011-07-09 23:24: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好书推荐 |
(小说《当尼采哭泣〉作者:欧文.亚龙)
当尼采,这个典型的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终于哭泣的时候,天使也仿佛在歌唱。
那是心理治疗界的一个阶段性的艰难胜利。谁知道呢。用软弱换来的软弱,用眼泪换来的眼泪,最终却种下了两颗人性光辉的种子......
我能理解为何亚龙医生总那么爱写现实夹虚构的对于自恋或者边缘障碍患者的治疗故事。
我能体会到,用存在主义及人本主义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这类患者,是如何的艰难。每一个个案,都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或许,无论治疗结果如何,对于医患双方,都会经历难忍的痛楚--当时或延后,总是在那儿。
心理治疗者与被治疗者,仿佛地狱里的双生花,一旦承诺,便同入地狱与天堂。
这段旅程,何其曲折,何其漫长。何处是尽头。
现实中有人能做到吗?
医生倘若不愿下地狱,那么如何带领患者返回人世--当书中的布雷尔医生,慎重向尼采提出,自己作为心灵病人接受尼采的治疗时,那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勇气和努力!
而更微妙的是,这正正契合了治疗自恋障碍的其中之一法则--镜映化移情的运用。
让人不得不再次感叹,所有的治疗本质,总是殊途同归,哪管你流派如何。
而最终,该如何的仍然会如何。两人各自回归各自生活,一切仿佛都未改变。一切仿佛都已经改变了。
生活还是那个生活,人还是那个人,心却已不是那颗心。有谁能看到这点。
努力尝试,走近看轻你或你看轻的那个人;走近抗拒你或你抗拒的那个人;便也是走近你自己的某部分内心。而那部分内心,也许你自己从来不曾走近过。
不管怎样,眼泪总在那儿。不多也不少。
那些流出来的泪水,或晶莹,或浑浊,会是谁的泪水?
尼采的?布雷尔医生的?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