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谈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疾病-7月4日心理小组聚后感漫谈
(2009-07-15 12:57: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理咨询的有关知识 |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信誓旦旦地对别人说,自己心理根本没有病。最后发现,这个人要不真的十分健康快乐,要不就已病入膏肓--完全丧失自知力了......
精神分裂症的一项重要标志,是当事人出现了幻觉、幻听,或者被迫害等妄想的表现,而当事人对此确信无疑。他们当中症状稍轻微的,也许会对自己感觉迷惑,从而前往医院咨询医生,或者向他人求证自己的感觉。但大部分的人,是惊恐焦虑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并不会承认自己有病。此时,最好的方法,是身边的人将他(她)带往专业医院,进行评估与治疗。
初次的治疗能否坚持下来,对于病人今后康复的机会十分重要。中途中断治疗,从而反复发作的病人,治愈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许多刚开始进行药物治疗的病人,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出现了特别混乱难受的状态,但当中大部分人只是药物的正常反应,挺过去的话,症状便会好转。当然,因人而异,此时应该主动咨询开药的专业医生,而非自作主张地决定是否停药。
在精神病的症状当中, 表现出阴性症状的病人,比阳性症状的病人,更难治愈。这跟创伤后遗症状的治疗原理,是类似的。所谓阴性症状,是诸如:麻木、淡漠、退缩、木僵等症状。
精神病症状与抑郁症的其中一个分辨标准,是精神病人自己并不感觉痛苦难受,而抑郁病人会明显有此感觉。二者需要小心区分。
精神病康复的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是病人的社会功能逐渐得到恢复。而这点,仅仅依靠药物并不足够,需要病人周围环境的帮扶与支持。目前东莞的精神病院正计划,在未来的新址建立能够为病人提供劳动锻炼机会的区域,更好地帮助病人恢复社会功能,为重新投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些心理学家们有这样的观点:精神疾病的症状,是人在受挫后,自我防御功能的“夸大化”表现,为的是退回到自我的内心世界当中,静静地自省与疗伤。通过各种治疗消除这些症状固然是好,也要当心一点,就是有可能,会令他们用比过去更少的防御,来暴露在会继续带来各种问题与压力的环境当中。
一个足够好的专业医生,或者专业治疗机构,既不会对病人的症状敷衍治疗,也不会仅仅“手起刀落”,任由被强行治好症状的病人毫无准备地,回到过去那问题重重的环境中去。
由此,要做的其实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长。而知识,将是带来所有进步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