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前几天看凤凰卫视的主持人陈鲁豫的一档节目,名字叫什么忘记了。看完后有种想写些什么的冲动。
节目播放的,是鲁豫去医院探望一名四川地震伤者的现场。那是一名正读大学的20来岁的男生,双腿高度截肢,刚做完手术不久,全身捂着被子,躺在病床上。他浓眉大眼,相貌英俊,唇色暗红,让人印象深刻,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的缘故。
看得出来,对于一帮外人的到来探访,他显得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他一边微笑着,很乖地回答着鲁豫的问候,一边略带不安地用目光寻找着病房门外的熟悉的身影。这时,话题聊到他与照顾他的医生护士们的关系上,他大声地呼唤起护士的名字“青姐!”“青姐!”,声音温柔娇爹,仿佛一个孩子。护士从门外走进来,微笑着站在他身边。男孩依恋地看着护士,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鲁豫,其实护士比他还小,可是他就是爱叫她“姐”。那份无助乖巧但又天真单纯的神态,让人不禁又爱又怜。
鲁豫要走了,安慰男孩以后还会回来看他。男孩也依依不舍地拉着鲁豫的手,神情就像一个无助但又乖巧的孩子一般。那种表情,声调,话语,尤其是表现出的对身边人的依恋情怀,完全不像一个20多岁的青年男子。
鲁豫做的很好,表现关怀而亲切,自然又周到,就仿佛在探视自己的亲人一般。
只是,那个男孩的样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表现和年龄的反差,我看作是一种心理状态的退行。灾难与疾病,是会很容易让人在言行举止上产生退行的。面对无奈的,残酷的现实,暂时性地,退回儿童时期的状态,天真,单纯,依恋,乖巧,或者耍脾气,脱下成人的包装和面具,尽情地享受被人照顾的感觉,未尝不是一种接受现实的无奈方法。
当然,这种退行机制,发生在潜意识里面,通常并非当事人有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