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老的传说--关于“社会性损伤”

(2008-01-05 14:14:55)
标签:

随笔/感悟

知识/探索

杂谈

分类: 杂谈
有种创伤,来自于心灵,表现于某些社会性的功能损伤当中,损伤点的范围则因人而异。
某男A,为人随和亲切,交游广阔,忠厚质朴。可是,他已届中年,事业仍然没有太大的起色,经济上也经常捉襟见肘。照理,以他的人缘和能力,可以在事业上有很好的发展,为何却难以突破呢?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标准之一。很显然,A的自我实现的社会性功能受到了损伤。
某女B,事业出色,交际能力颇强,是公认的精明能干的女强人一类。她为人处事的干练果断,精打细算的作风,让她积累起雄厚的经济基础。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人,却有一个充满阴郁、争吵与暴力的家庭,她与丈夫之间的是非恩怨,让她沉溺于痛苦的挣扎之中,难以摆脱。显然,她的家庭情感与交流的社会性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某女C,温柔聪慧,勤奋好学,善良忠直。她的聪慧、善良与执著是每个人都赞许的。可是,她朋友很少,工作常换,无论是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还是朋友之间,关系几乎都难以维系长久,更不用说到铁杆的程度了。大家对她的普遍评价是:难以相处,捉摸不透,不知道她的心里想什么。对此,C时常感觉失落而孤独。她的人际交往的社会功能受到了损伤。
某女D,同样聪慧活泼,交际能力很强,为人真诚有礼,朋友多,路子也广。然而,她换了很多份工作。几乎每份工作,都会碰到跟某个上司或者某个同事之间,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和感觉,从而形成某种矛盾复杂的不悦关系,最后导致不欢而散的局面。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好像在工作中每次都经历着“被人抛弃”的命运。她的社会性功能损伤,表现在了某个特别的点比如同事关系上面。
上面举的这些具体例子,几乎涵盖了社会性功能损伤的几个大的方面:自我成长(事业的发展),家庭关系(夫妻或者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广泛的或者某个点上面的)。而这几大方面,也正是人处于社会当中的不可避免的功能角色。人的心灵深处的情结形成的那个点,决定了他(她)的功能性损伤的表现。
众所周知,每个人早年的经历和家庭环境,决定了他的性格和人生。具体点儿说,这当中包括了形成怎样的情结并相应地带来了怎样的功能性损伤。
上面的这几个案例,都来自从小不愉快的家庭,都是那样地缺失,又那样地渴求着来自于父母辈的认同与亲密情感。由于当年无法得到,于是,某个成长的环节便停滞了,某个内心的部分与自我分离了,那个部分,停留在了早年。
时光一去不复返。时光真的不会停留吗?老去的,是身体和容颜,不会老去的,是心灵深处的某个部分,这个部分控制着我们的人,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控制着世间万物。
身体和感受的记忆告诉我们,时光在某种程度上停留下来了。难怪,这个世界上会有“不老的传说”!
难道,真的无法再改变了吗?当然不是的。
在感受到这一切的同时,变化就已悄然而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