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这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过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发一次脾气,那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的钉子拔下一根。”这个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能不断的克制自己。
一开始,男孩儿觉得真难啊,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学会了克制。他非常欣喜地找到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
爸爸跟孩子来到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的心上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这个寓言,可以用来解读《论语》中的:“言寡尤,行寡悔”这句话。
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想一想后果,就象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复原了。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日后的悔恨。
其实,在我的眼里,这个故事还没有完。
那个心里被留下了洞的人,从此他的心灵世界便是不完整的。暗自痛苦舔伤之余,他很可能会不自觉地,继续往别人的心里打一个同样类型的洞,让别人变成同类,体味相同的感受,通过让别人痛苦来掩盖自己的痛苦,在潜意识里面进行自我治疗。这就是精神分析治疗理论中的投射原理。而这种扭曲的自我治疗,不但损人不利己,甚至可能加深自己的痛苦。
写到这儿,我突然间想起一个恐怖的意象:僵尸。在世界各国的传说故事里,人变成僵尸后,会继续出动害人,不断地将正常的人变为自己的同类--僵尸!方法就是,用锋利的獠牙在对方的脖子上咬两个洞,对方便在劫难逃!在这里,脖子上的洞与心灵上的洞,又有何分别?
看来,在各种各样的神话或者传说故事里面,都能够蕴藏着精神分析的丰富精髓。
当然,不是每个内心受过伤害的人都会去伤害别人。也不是每个人都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伤害?--孩子!
孩子童真的心灵世界最容易受到成人的话语或者行为的伤害。绝大部分心中有洞的成年人,都曾经是个早年被深深伤害过的孩子。然后,伤害的种子,继续在他的周围和下一代身上延续着。
该怎么办呢?反省,自我分析,做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