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例效果较好的咨询个案看干涉策略

(2007-05-18 14:35:41)
标签:

个案

分类: 个案探讨
    小黄,19岁,在一家工厂工作。咨询的主要内容是情绪低落,觉得自卑,不爱主动跟人交往,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不会跟人沟通,害怕被人看不起。
    在描述自己的自卑表现的时候,她提到,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主动来找我,而来之前很担心不知说什么好,心紧张得坪坪直跳。
    机会出现了!听到这里,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介入干涉。我马上鼓励她,能够成功克服心理紧张和担忧,找到我进行咨询,这本身已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表现。希望她能够意识到这点。
    对于我的意外插入,她愣了一下,好像不知该如何反应的好。接着,她没有回应我的话,一句“可是...”又把话题拉回到自己的各种自卑、不安的感受描述中去。
    看来我的介入过早了些,我意识到。她现在还需要尽情的倾述和宣泄,压抑太多了,我不该打断她的话。来访者的回应方式在提醒着咨询师,倾听和介入的方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我决定放下积极介入的心态,先让她尽情述说,以倾听理解为主。果然,仿佛受到了鼓励,她越发滔滔地述说着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如意,压力,不安,语气也由开始时的紧张局促慢慢变得轻松流畅起来。
    那道封闭已久的心门,在逐渐敞开着。
    我们谈到了她的家庭,她的经济状况,她的家庭责任感,她的情感。一改之前只谈自卑不安和自责的状况,她主动说起家人们对她积极照顾家庭的正面评价。是的,她确实是个很孝顺的女儿,我顺势鼓励道。她宽慰地认同了这点。
    至此,能够感觉,咨询开始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心理治疗的聚焦问题解决方法强调帮助来访者找到自身的力量和闪光点,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不过,掌握的时机是否恰当会关系着方法的成败。
    在谈话的后期,当事人的负面情绪已经宣泄得差不多了,此时已是介入干涉的好时机。正好她又主动提到了自身的一些正面的东西,那么乘机进行鼓励强调,帮助她放大深埋于内心的信心和力量,便是水到渠成的介入手段了。
    谈话在进一步深入。当事人已经主动表示,其实,状况并非这么差的,近一两个月来,她的状况跟从前相比已有很大的进步。
    此时的她跟咨询刚开始时情绪低落不安的状态相比,几乎判若两人了。
    我继续强化并鼓励着她的正面自我评价。同时,对于她提出的具体问题,比如该如何与人进行话题沟通,如何进行自我方向定位等,我建议可以辅导她进行演练,从而带来具体的体验和方向。对此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咨询临结束,小黄由衷地表达了谢意。
    这次咨询之所以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有多方面的因素,当事人求助的欲望,宣泄的强度,开放的程度,还有咨询师介入策略的及时调整,共情的深度,甚至进入节奏的合拍,彼此个性风格的契合,都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