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与大人共同的苦难

(2007-04-09 13:47:52)
标签:

个案

分类: 个案探讨
   张女士打电话来咨询,她的孩子读小学一年纪,自卑,在学校不爱跟同学交往,有时侯会偷偷拿家里的钱,并且开始说慌话,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怎么办?
   继续谈起孩子的成长状况,原来,孩子一直在乡下由老人带,一年前才回到父母身边读书.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曾经被严重烫伤,直到现在头颈部还留着较明显的疤痕.这令到孩子在幼儿园读书时受人歧视.而张女士担心孩子会自卑,一直在努力安慰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坚强自信起来.她提到,孩子曾经问妈妈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可怜?妈妈的回答是这有什么可怜的!妈妈为了赚钱养家供他读书,工作得很辛苦,不是更可怜吗!
   妈妈反复提到很关注孩子的自尊心,不希望孩子因此而自卑,她的方法是不断地告诉孩子,别人不会因为他的样子而嫌弃他,而不喜欢他的.
   对此,我能够理解妈妈的一番苦心,但是,我问妈妈,就她内心真正感觉而言,自己的担心孩子被嫌弃的现实情况,是否存在?妈妈犹豫了一会儿,承认那是确实存在的事实.
   我告诉她,她希望鼓励孩子的立场是好的,可是,她采取的是逃避,并向孩子掩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对孩子撒了一个谎!孩子是敏感的,他们怎么会感受不到身边的真实状况呢?
   妈妈的行为会带来一种负面作用,那就是教会了孩子撒谎.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巨大的.这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开始学会了说谎.
   同时,妈妈不断劝说的行为欲盖弥彰,仿佛不停地揭伤疤,反而令孩子不断地想起过去的伤痛,想要忘记都困难.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妈妈越提孩子就越在意,越在意就越自卑,妈妈也就越焦虑.这本质上跟家长对孩子进行暴力惩罚,而孩子反而可能变本加厉的负性强化原理是一致的.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做好呢?
   比较好的方法是妈妈不要逃避痛苦的感受,勇敢地去接受它们,指导并带领孩子面对现实,憧憬未来,这样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一个折衷的方法是,妈妈尽量不要再经常在孩子面前提起过去.
   关键在于大人.
   我问妈妈,是否当年孩子的创伤事件给她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妈妈在电话里哽咽了起来.她说,当年她陪着孩子住院的时候,甚至想过不如自己死了算了......妈妈埋藏了多年的内心伤痛倾泻而出......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哪里还是孩子的问题,这简直就是大人自身的创伤后遗事件了.为什么妈妈要不断地告诉孩子要自强,要努力,要自信,因为这番话她不仅仅是说给孩子听,更是为了说给自己听,为了鼓励自己和孩子都能够坚强地站起来,继续生活下去!
   只是,妈妈不知道,自己潜意识中自我疗伤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个内心充满痛苦自责的妈妈,又如何能够给孩子带来真正的自信和光明呢?
   但愿妈妈能够早日走出创伤的阴影,用发自内心的积极和乐观,来为孩子作出一个好的示范.
 
   人生总有些伤痛是难以避免的,更加无法逃避,惟有勇敢地去面对!
 
   让孩子,从小明白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