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修日记(187-189)

(2019-01-16 14:18:14)

2019.1.14 星期一

 《修心日历》随书附赠的,还有一个印有《吉祥经》的卡片,内容见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经查,上述文字由著名学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李荣熙居士译自南传大藏经,最后还有一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韩国大见法师《人生最胜的吉祥》一文中介绍过该经的缘起:
  古代的印度,人们经常聚集在镇上的礼堂,互相讨论对他们有利益,智慧与知识之课题。有时候,会议会延续至四个月才结束。人们就以各种礼物赠送给那些有智慧的学者们,作为答谢他们的报酬。

  一次,他们讨论有关吉祥的课题,何谓吉祥?如何构成吉祥?见何是吉祥?听何是吉祥?感受何为吉祥?

  有位星宿家迪它· 马加伊卡说,他认为:如果一天清早见到吉祥的东西,就是吉祥。例如:鹦鹉、孕妇、穿着端庄的男子、水瓶、马、马车、雄牛或母牛等。人们便对此议论纷纷,有些人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有些人却不以为然。

  另一位星宿家苏达· 马加伊卡说:!人们啊!就如你们所说的,见到是吉祥,是因为这些东西很合眼缘。我可否请问你们,若见到不喜欢和不祥的东西也可算是吉祥吗?这是不正确的。我不能接受你的见解。一些人同意他所说的,有些人仍然怀疑。

  于是,大众向苏达· 马加利克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听到如此的话,例如:良辰佳日愿你成功是吉祥吗?”

  苏达· 马加利克说出他的见解,他说:如果听到是真吉祥,那么听如意和不如意的话也是吉祥吗?”还有其它有关的问题,如早晨起身嗅到香气,尝到美味的食物和触摸到好和柔软的东西,这都是吉祥吗?

  他们所争论的课题没有得到解答。于是,这课题就传到梵天那儿,讨论了将近十二年,同样没有获得解答。之后这课题又传到帝释天,帝释天王劝他们说,如果想获得正确的答案,就应该去请教佛陀。帝释天王说:若要得到光芒,必须要有一把火,而不是一只萤火虫的光。于是他们便请了一位天神到祇园精舍去请教佛陀。这精舍是由一位护法给孤独长者所建造的,这精舍位于舍卫国……

  另据介绍,《吉祥经》有三种版本,其中两种出自南传藏经,包括小诵经中的《吉祥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26)经集小品中的《大吉祥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27);一种出自北传藏经,即《法句譬喻经·吉祥品》(《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册)。此经深受南传佛教重视,被奉为在家人修持遵循的宝典,自当熟读并背诵。

 2019.1.15 星期二

  昨天说到给孤独长者,在《佛陀传》中,他原名须达多,住在波斯匿王统治的憍萨罗国都城舍卫城,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也是一位慷慨的大慈善家,被人们称作给孤独长者。他为佛陀建造道场时,看上了憍萨罗国祇陀太子的园林,年方二十的太子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提出了高难度的条件:“这个园林是我父亲给我的礼物,我当然对它特别挚爱。你要我割爱的话,除非你把它的地面每一寸都铺上金币。”须达多当即响应:“我接纳你的开价。我明天会把金币运到园林。”太子无法食言,翌日清早须达多便派遣仆人用马车拉去整车整车金币。金币覆盖三分之二园林时,对佛陀已有所了解的祇陀太子便赠送了剩下来的土地,须达多将其定名为祇园精舍,以表达对太子的敬谢。

2019.1.16 星期三

《吉祥经》有“八风不动心”句,究竟什么是“八风”呢?

佛光大辞典释曰:八风又作八法、八世风。谓此八法,为世间所爱所憎,能煽动人心,故以风为喻,称为八风。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八风,即:()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衰,衰即衰灭,谓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毁,毁即毁谤,谓因恶其人,构合异语,而讪谤之。()誉,誉即赞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以善言赞誉。()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讥,讥即讥诽,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苦,苦即逼迫之意。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

网上说一位叫做裴伟的先生,2010年8月2《镇江日报》发表专文,对“八风吹不动”的相关史料进行过考证。据他介绍,此句见于佛经,唐宋人已多用。如“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八风吹不动。”(《佛地经论》卷五、《行宗记》卷一)寒山诗“寒山无漏岩,其岩甚济要。八风吹不动,万古人传妙。”(《全唐诗》卷806) “八风吹不动,千古镇常安。”(《从容录》第19则)禅者常说“八风吹不动天边月”,即是指晶莹如月的本心不为八风所动。黄庭坚《代书寄翠岩新禅师》“八风吹得动,处处是日用”(《全宋诗》卷998),则是在寒山子诗后下的一转语,谓虽遇八风,置身其中却不为所染,是更高的超越境界。

相传苏东坡在扬州瓜洲任职,和一江之隔的镇江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童过江,送给佛印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读过之后,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东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于是无名火起,过江找佛印理论。船快到金山寺时,东坡发现佛印早迎候在江边,但会面后他还是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佛印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嘛,怎么一屁过江来呢?

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黄启方教授指出“故事虽流传甚广,实乃子虚乌有”“在东坡现存近三千首诗偈中,就是没有这四句。”(《东坡和佛印》,载2010年4月21日《联合报》副刊)。裴伟先生也认为,东坡与镇江关系密切,但没有在瓜洲为官的经历,《全宋诗》《苏轼诗集》《东坡集林》没有找到类似的诗,因此,该诗当为托名东坡而作的偈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