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天末怀李白》
(2023-12-25 12:05:07)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寃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于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客居秦州时,因怀念好友李白被放逐夜郎而作。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与拟人的手法,十分突出地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并把一些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感情色彩!
诗的首联,″凉风起天末″是感秋起兴,想到被流放千里之外的含冤李白,一定和自己一样抑郁愁闷!"君子意如何?″把读者的情感也一起调动起来了,使人倍感人同此心。
诗的颔联,‘鸿雁几时到?″迫切想得知李的消息的心情跃然纸上,而″江湖秋水多。″更对李白路途上可能遇到的风险十分担心。`鸿雁比喻消息,"秋水″比喻风波。
诗的颈联,"文章憎命达‘是说文人在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往往是潦倒终身,好象文章憎人命运通达似的,这是拟人手法。″魑魅喜人过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李白流放的夜郎传说是魑魅出沒之所,提醒李白勿为所食,二是用鬼怪喜欢吞食生人的神话比喻小人的有害人之心。这两句既是同情李白的遭谗受毁,也是怅恨自已的潦倒不遇和被群小中伤,诗中有李臼也有自已!
诗的尾联,‘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是为李白无辜被放逐的控诉!诗人认为李白遭谗受毁被放逐与屈原一样,因此公开地寄语李白在行经湘江时应该投诗给屈原,以一吐胸中之积郁
这首诗不仅为怀念李白,而与李白的遭遇自比,进而联想到屈原,可知诗人用心良苦也!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于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客居秦州时,因怀念好友李白被放逐夜郎而作。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与拟人的手法,十分突出地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并把一些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感情色彩!
诗的首联,″凉风起天末″是感秋起兴,想到被流放千里之外的含冤李白,一定和自己一样抑郁愁闷!"君子意如何?″把读者的情感也一起调动起来了,使人倍感人同此心。
诗的颔联,‘鸿雁几时到?″迫切想得知李的消息的心情跃然纸上,而″江湖秋水多。″更对李白路途上可能遇到的风险十分担心。`鸿雁比喻消息,"秋水″比喻风波。
诗的颈联,"文章憎命达‘是说文人在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往往是潦倒终身,好象文章憎人命运通达似的,这是拟人手法。″魑魅喜人过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李白流放的夜郎传说是魑魅出沒之所,提醒李白勿为所食,二是用鬼怪喜欢吞食生人的神话比喻小人的有害人之心。这两句既是同情李白的遭谗受毁,也是怅恨自已的潦倒不遇和被群小中伤,诗中有李臼也有自已!
诗的尾联,‘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是为李白无辜被放逐的控诉!诗人认为李白遭谗受毁被放逐与屈原一样,因此公开地寄语李白在行经湘江时应该投诗给屈原,以一吐胸中之积郁
这首诗不仅为怀念李白,而与李白的遭遇自比,进而联想到屈原,可知诗人用心良苦也!
前一篇:晤《千字文》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