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轩:北京是一个梦
广州是一个家
香港是一个机会
作为覆盖港澳珠三角地区的广播媒体,我们的主持人常年穿梭在北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时间长了,心里便生出了一份独特的情感。有人说:怀念一座城市,是因为怀念那里的朋友和曾经发生的故事。
是这样的,想起了05年在香港环球唱片公司对张敬轩的独家专访,关于这些城市间的故事他更有发言权:因为他的籍贯是北京、出生在广州、而工作在香港。

音乐让初次相见的我们变得像老朋友一样交谈甚欢,注意到一个细节:轩仔的眼神非常清澈。
北京是一个梦
从广州出道的歌手张敬轩2002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MYWAY》,便在香港卖出接近“金唱片”的销量。在签约香港环球唱片公司之后,张敬轩几乎将全部时间放在了香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张敬轩的祖籍是北京:“我虽然在广州出生,而且不像北方人那么高大结实,但我的爸爸、爷爷都是北京人,所以祖籍是北京。”说完,张敬轩还秀起了北京方言当中的儿化音:“你今儿个吃了吗?”、“你上哪儿去?”。
除了地道的儿化音,张敬轩还有很多跟北京有关的故事:“我从小学习京剧,而且我喜欢吃面食,有一次去北京宣传,吃了一个星期的面食我就长了7斤,而且在北京朋友们都叫我‘轩儿’,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但是,北京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梦,每一次都只是匆匆而过,在儿化音的背后有多少的文化和故事,我了解的太少太少。”
广州是一个家
从小在广州长大的张敬轩回忆起了自己在广州出道的经历:“从小喜欢唱歌,一直都向往那个灯光璀璨的舞台。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签了第一家‘唱片公司’:就是从报纸上剪下了一个招聘广告,很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可是交了几万块钱之后这个公司就不见了,突然间觉得自己的明星梦一下子就破碎了。这个时候有一个朋友提醒我说:如果你能自己创作的话,机会会更多一些。于是我应聘去一家唱片公司的录音室里头当学徒,从倒茶递水开始,两年时间之后学习很多幕后录音、制作的东西,同时自己也开始学着作词作曲。累计了一部分作品之后在2001年出了自己
的第一张EP,之后第二张我就签到了香港环球唱片公司,随之而来的就是《MY
WAY》、《断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的喜欢。”
面对这一段曲折的经历,张敬轩还特别提醒那些喜欢音乐的朋友,面对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坚持。“命运是很神奇的,两年前,老天爷知道你还没有什么料,还不能做一个合格的歌手,所以他不会给你机会,但坚持下去,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当你有足够地实力了,他就会把这个机会给你!”这就是张敬轩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香港是一个机会
张敬轩说广州始终都能给他家的感觉,每次回到广州都会有肆无忌惮,但是在香港就必须不停地工作:“香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机会。在香港,只要你愿意,每天从早到晚,可以把通告排得满满的,不停地工作。”
上个月张敬轩拍完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接下来马上要开始新专辑地录制工作,对于这张专辑,他说:“我觉得大家听了会认为这是张敬轩回归的一张专辑,因为还是我自己作为一个创作的主导,包括写歌、编曲。”
而谈到自己将来的音乐方向,张敬轩说会考虑把八十年代的集体记忆写进音乐里:“比如说经典的动画片主题歌,象“恐龙特急克赛号”;还有一些电视剧的插曲,象《红楼梦》;包括从小学习的京剧、还有广东的地方小调等等这样的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我都会考虑。我在想下一张专辑要不要叫做《生于八十年代》。”

采访结束之后我们一起合影,轩仔手中拿的是我特意从北京给他带来的小礼物:京剧脸谱,他非常的喜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