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珅的家系与家世
最近看到网络上一些介绍和珅的文章,有的说和珅“出身贫贱”,有的说和珅“出身名门”,各种说法互相矛盾不说,而且一来都对和珅家世并不是特别清楚,二来都其对清代职官的分析也不是很正确。今天我们便来仔细说一下和珅的出身。
和珅出身正红旗钮祜禄氏,他的老祖先叫索和济巴颜,清代钮祜禄氏里身份比较高的支系,基本都是索和济巴颜的后代,特别是在清代十分知名的“弘毅公”家族,也就是开国元勋额亦都,也是索和济巴颜的后裔,与和珅共祖。
路人甲:你看,钮祜禄氏是名门姓氏!额亦都家也是贵族!说明和珅是贵族出身!
您这种说法是典型不了解清代家族制度的。和珅虽然是索和济巴颜的后裔,但是他这一支和额亦都家族的血缘相当远。具体说来,如果以索和济巴颜为“一世”往下排的话,和珅是第“十五世”,额亦都是第“七世”,要到额亦都的曾祖父,“四世”的萨尔都巴图鲁的时候,才跟和珅是一家子。这么远的血缘关系,实际上额亦都家族的所谓“贵族性”,是不大有可能影响到和珅这一支的。
但是,和珅这一支钮祜禄氏,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提升,那就是和珅的五世祖尼雅哈纳。尼雅哈纳本身只是正红旗满洲的一个闲散兵丁,清初的时候从征山东,梯攻河间府,因为“首先登城”的功绩,被赐予“巴图鲁”名号,并得到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所谓世职,即是爵位,轻车都尉是一个相当于武三品的爵位。
路人乙:哇,有爵位,你看,和珅果然是贵族!
唔,这么说还有点早,这也正是和珅出身的有趣之处。您听我慢慢道来。
在尼雅哈纳去世后,其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理应由其后裔来承袭。尼雅哈纳有两个儿子,第一子叫音达瑚齐,第二子叫鄂锡里,或许是遵循了满洲入关前的“幼子守家”传统,尼雅哈纳将自己的爵位传给了幼子鄂锡里,而和珅恰恰是音达瑚齐的后裔。没过几年,鄂锡里病故,没有留下后嗣,按说其轻车都尉的爵位应该传给其亲兄音达瑚齐本人或后裔,但是不知为什么,鄂锡里的爵位最终传给了尼雅哈纳的堂孙,也就是鄂锡里的隔房堂弟蒙里绰。之后的近一百年里,和珅的祖先尼雅哈纳努力换来的爵位,一直在尼雅哈纳的堂兄弟的后裔里承袭了五次之多,到了其中一位袭爵者无嗣病故之后,朝廷才终于将这个爵位还给了尼雅哈纳的亲生后裔,也就是和珅的父亲常保。而在此之前,常保一支人的身份已经沦落为八旗的小官,常保之父为闲散旗人,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则均为护军校,只是六品的低阶武官而已。
路人丙:真是曲折,不过这下好了,爵位还过去了,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因为有爵位者出仕的基础和白身完全不同,所以有了爵位也就相当于有了出仕乃至于当高等职官的保障,故而一开始和珅这一脉的确似乎“风生水起”了。其父常保幼年袭爵,以轻车都尉为基础出仕,一般的官途即是从侍卫做起,之后升任旗内中高级职官,如副都统、都统或护军统领等,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再向中央职官转任,为侍郎或京卿等。常保即做到了福建副都统一职。有文章说副都统一职十分有权势,这也是不了解清代职官系统的结果,清中叶以来,副都统一职多数是世家子弟出仕之后转任的中转,有时也是一些不大灵光的世家子弟的终官,应该说远没有中央职官有权,公务相对而言也不多。结果,和珅三岁时丧母,九岁时丧父,刚刚有点“风生水起”意思的家庭,一下子便急转直下。
作者:头条号 / 橘玄雅
链接:http://toutiao.com/i6301061656600379905/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一篇:服饰系列·金约与领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