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以来,人们多有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似乎总是找不到以往过年的那种感觉!想来大可不必。过年作为一种节气,发源于农业社会,发展于农业社会,现如今,我们依然可以说我们是农业大国,但我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社会了,年味的淡薄势在必然!
传统过年的突出特点是营造一种貌似狂欢的气氛,吃的狂,玩的狂,乐的狂。它是农业社会人们祈求丰衣足食这种最基本的幸福指数的一种集中表达,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在一个时间段内各种情绪的一种集中宣泄!
年的狂欢事实上也是传统社会缺乏乐趣的表现,当一个人的生活貌似时时都有产生乐趣的条件和机会时,这种集中起来的乐趣——狂欢也就极难出现,于是,年无狂欢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只是现在的人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乐趣了,表面看起来似乎天天都有乐趣,满街的歌舞娱乐场所、渐趋高档的影院和书吧、大街小巷的流行音乐、电视里的NBA转播和城市郊区的卡拉OK广场、男女洗浴SPA和公园里的街舞、节假日的旅游大军和饭馆里的海参鲍鱼、中国好声音和周杰伦歌友会……但面对机械化的劳作、加速的生活节奏、拥堵的车流和人流、严重超标的大气环境、丰富多彩的雾霾和PM2.5,这种乐趣已被消磨殆尽。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巨大谎言!于是人们又想起了农业社会的悠闲和自由!于是人们还想过年!而且想像真正过年一样过年,想寻找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狂欢,而不是去应付一种日暮途穷的集体无意识冲动!
今年是蛇年,照例还得以蛇为据说些新年寄语。在这里我只有两句话要说:
一句话是蛇形线是最美的线,因此我们在蛇年里要一如既往的追求完美。20余年前,我曾经买过英国18世纪著名画家和美学家威廉·荷加斯的《美的分析》一书,这部专门研究艺术形式美法则的著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见解对我们深刻理解欧洲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提供了思路。这里我们不妨引申一下,在未来的一年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一切,都应该舞出一条最美的蛇形线,在这条蛇形线里,尽管有曲折、有迂回,但我们总体上要流畅的前进,希望每一个转弯都是一次新的开始,都意味着创新、创意、创生、创造,意味着丰富多彩而又不乏成功的人生轨迹!
另一句话是小龙也是龙,因此我们要以蛇比龙,继续奋进。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之于我们的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但在中国属相文化中,蛇被称为小龙,既然被称为小龙,那它一定也要沾上龙气的。其实,龙是一种幻化的动物,它只存在于我们的虚拟文化中,它远没有蛇给人的感觉实在。即便是幻化动物,它的图腾根基也与蛇脱不了干系。在罗愿的《尔雅翼·释龙》和闻一多的《伏羲考》这两篇最重要的“龙文”当中,都把蛇看作是构成龙图腾的核心要素。如此而言,龙的出现多半是沾了蛇的福气,因此,龙的一切辉煌都与蛇不可分割。在蛇年里,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保持龙年的精、气、神,善始善终,力求成功!
同志们,新年快乐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