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电脑出了问题,闲着无事,就从收藏的DVD中挑一个短一点的片子消磨时光,翻来翻去,翻出了一个叫做《收容所》(又译《精神病院》或《无罪色放》、《爱欲痴狂》等)的片子:主人公史迪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温和而有才气的丈夫麦士,活泼而机警可爱的儿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史迪娜自然修炼得贤淑而优雅。然而,一次意想不到的爱情遭遇,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结构,直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演绎了一出让人唏嘘不已的人间悲剧。
故事的具体情节是:
在某个荒凉的野外有家精神病院,也就是所谓的收容所,丈夫麦士受邀请去做这家医院的管理人员,于是他带着妻儿来到了这里。由于工作繁忙,有意无意的使妻子受到了冷落,而寂寞与孤独几乎是所有出轨女人的共同根源。终于有一天,一个精神病人,曾经的雕刻家,现在的园艺工人艾加,使她一见倾心,并从此走上了爱情的不归路。曾经的贤妻良母史迪娜和疯子艺术家艾加在相互纠缠中享受着爱,也想享受着人伦失范所带来的酸楚之痛。而突如其来的爱,也使艾加感觉到自由是多么的可贵,最终他趁机冒险地逃离出收容所。没有了疯子艺术家的疯狂示爱,史迪娜竟然不知所措,以至于精神恍惚,干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史迪娜知道了艾加的住处,欲罢不能而又心急如焚地疯狂之爱促使她不假思索地出城与艾加幽会。
史迪娜的丈夫麦士是一个勤奋、敬业、善良的男人,他们又拥有活泼可爱的儿子,按理说,史迪娜没有理由这么做,但人间的很多事情不是靠理性所能左右的。史迪娜出城与艾加幽会的事情,竟然使忙于工作的麦士毫无所知。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史迪娜终于尝到了爱的折磨。有一次,疯子艾加的助手向史迪娜含蓄表白了自己的爱,这自然招致了艾加的一顿暴打,当被暴打的助手离开后,史迪娜才慢慢意识到爱上一个疯子是多么的可怕。这难免使他想到艾加曾经的过去:一个雕刻家,因为妻子的感情背叛,使其情绪失控,结果他以非常残忍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妻子——曾将妻子砍杀20多刀并将其杀死。之后,艾加因患有精神病而被假释到收容所强迫进行六年的收容治疗,并由资深的医生基夫进行专门看管。突如其来的遭际使史迪娜预感到极大的不安:艾加会不会像对待他的前妻一样对待自己?这种恐惧一度使她寝食难安。
碰巧的是,在一次抓捕艾加的行动中,艾加虽然逃跑了,但史迪娜却被警察带回了家。面对善良的丈夫和乖巧的儿子,史迪娜无言以对,然而宽容的丈夫并没有过多的责怪她,这一度使她非常感动。于是,看似一个破碎的家庭又复原了,史迪娜重新回归到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上。接着,她跟随丈夫离开了收容所,来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偏远小镇,丈夫麦士在镇上的医院重新做起自己的本行,而史迪娜也重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了结。有一天,史迪娜突然接到了疯子艾加的电话,短暂的平静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史迪娜和艾加旧情复燃,在一场激情相拥中,警察出现了,这一次,艾加插翅难逃,两人只能在嘶喊中依依不舍的诀别。史迪娜因此再次过上了郁郁寡欢的日子。
有一次,在儿子学校组织的郊游中,史迪娜铅华洗尽,神情木讷,即便儿子在自己眼前捞鱼溺水也毫无察觉,等被人发现救上岸时,儿子已停止了呼吸。就这样,因为自己的失误和麻木,儿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离开了一无所有的她。作为一个母亲,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自己的过错。于是,她也被拉进了收容所。而这时,收容所的老板已变成了史迪娜的暗恋者——也就是以前那个专门为艾加治疗的医生基夫。
基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他向史迪娜求婚并以此许她以自由,被离奇的爱火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史迪娜别无选择,只能顺从。然而史迪娜很快得知艾加也是这家收容所的病人,被基夫发觉后,大度地安排她与艾加在医院的舞会上见面,正在史迪娜犹豫不决时,基夫突然改变了态度,欺骗说艾加放弃了与之见面的决定,不想再与她见面了。就这样,史迪娜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接着,她吃力地爬上楼顶,然后纵身跳下。一个看似荒唐而又合乎情理的故事结束了。爱情连同她的主人公的肉体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终于离开了我的爱”,这是史迪娜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而这句话却透视出爱情是多么的纠结和麻烦。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没有爱的生活是无趣的,也是令人烦闷的,而有了爱究竟如何去面对,这似乎是一个更加耐人寻味的话题。我想没有多少观众会同情史迪娜,因为她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又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人。然而,史迪娜的过错仅仅是史迪娜本人造成的吗?试问,她的丈夫为什么不能使她的生活过得更有生趣,以此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收容所为什么不能管理得更有序、更规范,使病人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为什么那些所谓的医疗专家不能对一个精神病人采取更人性、更柔和的态度,而非要兴师动众,使其感到如临大敌,从而加剧病人的病情?的确,爱情有时被演绎得很美好,有时又被演绎得很糟糕;爱情有时很优雅、很惬意,有时又很偏执、很疯狂。其实,我们不能过多地责怪爱情,爱情不是狗娘,只有使爱情成为狗娘的东西才是狗娘。呜呼!人世间谁又不会受到爱与情的折腾呢!
一直以来,英国电影都不乏经典,如传统的《桂河大桥》、《百万英镑》、《理智与情感》、《海狼》、《三十九级台阶》、《因父之名》、《洛丽塔》等,都是我年轻时候都非常喜欢的写实主义杰作。这些年又陆续看过《四个婚礼一个葬礼》、《猜火车》、《光猪六壮士》、《两杆老烟枪》、《天堂里的笑声》、《BJ单身日记》等,这些手法相对新潮甚至可以说具有浓重后现代意味的电影也曾使我印象深刻,特别是像《猜火车》和《两杆老烟枪》这样的作品,堪称是后现代电影的经典。与以上电影相比,《收容所》则是一种小制作语境下的小故事,手法单调,故事传统,不事操作,但我依然能被它的剧情所感动,至少它能促使我写完这篇不算很短的感想,说明对我而言,演员的表演还是值得称赞的,特别是英年早逝的英国女星娜塔莎·简·理查森的表演确有过人之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