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 平平淡淡
爆竹声中一岁除。
随着又一个春节的来临,不禁又想起光阴似箭这句老话,想一想自己走过的匆匆岁月,总觉得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人生感慨则与日俱增。从1980年到郑州上大学至今,一晃28年了,我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守在这个城市不知不觉走到今天的。
可能自幼受父亲和伯伯的影响,我这个人一直没有多少野心,所以始终生活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记得在上大学之前的某日,身为大队支书的父亲、在外省工作回家探亲的伯伯和一位刚刚平反昭雪的表伯坐在一起给我谈话,俨然一副给我设计人生道路的姿态。这三个人现在都已经过世了,他们生前都曾经担任过一官半职,但也因此都遭受过莫明的挫折,尤其是伯伯和那位表伯,文革时吃了不少苦头,甚至一度看上去就没个人样了,其失魂落魄之状,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们给我的建议是:不从政,不当兵,不远游。说得明白些,就是不作官,不打仗,不远离自己的家乡,当然更不能远离自己的家乡作官或打仗。我总觉得,我虽然不可能完全按照他们的意见去做,但他们对我的建议事实上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我最终成为大学老师的原由。后来读庄子,一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大有魏晋士人“三日不读老庄,则舌本间强”的劲头,这更加深了我对平淡生活的挚爱。现在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我还真的庆幸自己选对了道路。一句老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记得我刚上大学那年,现在郑州的绿城广场附近还是一片菜地,晚上散步的时候常到那里去感受新鲜空气,满地的黄瓜番茄常常见不到管理人员,却从来没有人伸手采摘。现在这里早已变成了闹市区,熙熙攘攘的人群堆满了大街小巷,更有五艳六色的公务车、私家车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冰冷嘈杂的区间。应该说我对我所长期生活的这座城市还是挺有感情的,至少我曾经在这里踟躇生活,求知进学。只是我不知道这种感情还能维持多久,因为随着科技文明的演进,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性。譬如,当车本主义战胜人本主义,当纸醉金迷战胜清心寡欲,当贪污腐化战胜廉洁奉公,当惟利是图战胜助人为乐,当三陪小姐战胜良家妇女……城市的可爱度还剩几许?于是我不禁要问,现在的城里人还有平淡生活的可能吗?表面上看,似乎是平淡的生活格调远去了!其实不然,万事由心,心烦则烦,心淡则淡!
自古以来,伤逝感时一直是中国文人的一大嗜好。想当年,孔老夫子站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慨时如流水,生命如梭。唐代诗人刘希夷有一句很著名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感谓自然界的一岁一枯荣总是相似的,而人的生命却渐趋渐短。还有庄子,他曾打比方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看似太夸张了,其实不是,相对于无限宇宙和万古历史,一个人的生命甚至比白驹之过隙更加短暂。在短暂的生命里,平淡的生活才是获得幸福的最可靠途径。
所以,我把我这篇感言的题目叫:岁岁年年 平平淡淡。
2008年2月7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初一上午
本博相关链接
初一感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ea8b0100084r.html
移动的身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ea8b0100083l.html
破碎的头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ea8b0100081j.html
我的书画之乐与兰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ea8b01000b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