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史鸿文820
史鸿文82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751
  • 关注人气: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谁在一起

(2007-04-07 21:47:29)
标签:

影评

分类: 影视随笔
和谁在一起   
   和谁在一起

[昨天晚上, 东校区《电影艺术欣赏》本来该讲播《歌剧魅影》,因故改播了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回家后有一些新的想法,在这里补充一下。]

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遇到和谁在一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一生下来,自然会和父母在一起,上学后和同学、老师在一起,工作了则和同事、领导在一起,呜呼了,则融入大地江河,和自然万物、天地鬼神在一起。究竟和谁在一起,有时候是自己说了算,有时候却不是自己说了算。按理说,和谁在一起愉快,就和谁在一起,可有时候却偏偏和谁在一起不愉快,也得和谁在一起。相信这些说法,很多人都有感受——曾经有所感受,或者正在有所感受。

在这部影片中,陈凯歌和他的夫人陈红在一起,和刘佩琦、王志文、唐韵在一起,他们在一起演绎了一个和谁在一起的故事,可看了影片之后,很多人愣是没弄明白,到底应该和谁在一起。

陈凯歌和张艺谋共同托起了第五代的太阳,也许是长期在第五代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被灼热得有些劳累,陈凯歌中后期的一些作品企图改变传统的宏大叙事战略,于是才有了《和你在一起》和《边走边唱》,才有了好莱坞光环下的《致命温柔》。在这些影片里,主人公不再背负历史与民族的永恒精神,而仅仅是为自己的一点个人感觉和生活理想奔波游移,踟躇行进。于是,人们便惊喜地发现,陈凯歌在向当下的平民百姓靠拢,他终于回家了。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

   《和你在一起》是一个很通俗的故事,远没有《边走边唱》那么含蓄蕴藉,意味久远。本应和父母在一起的主人公小春,却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在北京西客站,结果,他被一个叫刘成的北方汉子收养了,小春始终不知道刘成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这也注定了他一生都要和这个陌生人在一起。刘成是一个单身汉,我不知道他编了怎样的谎言来向小春解释没有母亲的事实,只知道后来小春一直借助于小提琴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正因此之故,却意外被人们发现小春其实是一个十足的音乐天才。于是,刘成便带着他到京城拜师学艺,寻找他的光荣与梦想,故事因此而波波折折地展开了……

   看过影片之后,我发现陈凯歌并没有刻意把刘小春作平民化处理,相反,他一如既往地想在刘小春身上寻找他的英雄情结。于是,他为此颇费笔墨:他让刘小春在最关键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让刘小春卖掉了自己如同生命的小提琴,而仅仅是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女人买一件她喜爱的大衣;他让刘小春恋恋不舍地离开王志文扮演的江老师,而转入他自己扮演的余教授门下;他让余教授为刘小春讲自己少年时代演奏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的故事;他让余教授为刘小春比赛时,挑选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些哪里是普通百姓所能接受的呢!我无意让陈凯歌把刘小春变成贾樟柯视野中的小武或三峡好人,但他总应该更现实一点。

   这部片子相当浓郁的煽情色彩,再一次诠释了陈凯歌的第五代遗风和他惯有的傲慢姿态。在课堂上,我无意间发现许多同学其实是满含热泪看完影片的,包括我自己,当我看到刘小春被他的女同学强词夺理地逼出演奏会,然后不顾一切的去追赶他的父亲时,眼眶也是湿漉漉的。特别是在影片的后半部,陈凯歌极尽煽情之能事,时不时向观众扔出一些散装的催泪弹,虽然没有像《黑暗中的舞者》那样让人泣不成声。加上他刻意弄出的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情节,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第五代的市场化企图。

   一句话,陈凯歌终于没有和当下的普通百姓在一起,他总是那么孤傲,他总是那么不同凡响,所以他只愿也只能和自己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