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量利分析习题 2

(2013-07-31 13:56:31)
分类: 中级财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则企业的保利量为 (A61 905   )

2.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C.销售量    )

3.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 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D1800/

4.在利润—业务量式分析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B.单位贡献边际

5.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C.不变      )

1.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B.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2.下列选项不受销售量变动影响的是(   D.单位贡献边际

3.在相关范围内,导致保本点升高的重要原因是   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升高

4.保本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的计算公式是(     B.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边际

5.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D.保本作业率  )。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65%,本期销售额是200 000元,营业利润是100 000元,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C. 30 000 C )。

7.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点销售量(C.下降

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D.变动生产成本

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B.期间成本 

3.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B.技术研发费

1.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的差额(C.一定大于零       )。

2.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C. 5 000       )。

3.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12 000

1.已知20×3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4年销量与20×3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B.必然等于13 500

2.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的单位产品成本(C.       )。

3.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D.变动生产成本

4.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C.变动成本率    )。

5.当相关系数r+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完全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完全无关

6.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B.基本正相关

7.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C.固定性制造费用    )。

8.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是(C.散布图

9.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C.单位边际贡献       )。

10.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11.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损益表中列作(B.期间成本   )。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其水平提高会导致保利点升高的有(ABC  )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总额   C.目标利润

2.下列指标中,会随单价同方向变动的有( DE )D.单位贡献边际       E.贡献边际率

3.在单一品种条件下,影响保利点的因素包括(BCDE  )B.单价C.固定成本总额D.单位变动成本     E.目标利润

5.下列项目中,其变动可以改变保本点位置的因素包括( ABD )

A.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6.在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的情况下,可用于进行保本分析的方法有(AC )。

A.加权平均法       C.顺序法

1.影响保利量指标的因素有( ABCD  )。

A.固定成本  B.目标利润C.单价D.单位变动成本           

2.下列指标中,会随着单价变动反方向变动的有(ABC   )。

A.保本点                  B.保利点    C.变动成本率 

 3.下列各项中,能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的因素有( CDE  )。

C.单位贡献边际 D.贡献边际率              E.固定成本总额

4.下列各式计算结果等于贡献边际率的有( ABCE  )。

A.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B. 1-变动成本率C.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E.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5.贡献边际除了以总额的形式表现外,还包括以下表现形式( AD  )。

A.单位贡献边际 D.贡献边际率

6.安全边际指标的表现形式包括( ABC  )。

A.安全边际量               B.安全边际率   C.安全边际额

7.下列各项中,有可能成立的关系有(ABCD   )。

A.贡献边际率大于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率小于变动成本率

C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     

D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都大于零

8.某产品单价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计划产销量600件,要实现400元的利润,可分别采用的措施有(ABCD   )。

A.减少固定成本600       B.提高单价1

C.提高产销量200         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        

1.在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法也可以称为(AB   )。

A.直接成本法                   B.边际成本法

2.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ABE   )。

A.折旧费  B.保险费 E.财产税

3.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有(ABC   )。

A.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B.要求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费用分解

C.把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1.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ABCD   )。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    

2.与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三种格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E   )。

A.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补偿的顺序不同       

B.非生产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

C.非生产成本在不同的利润表格式中,改变了其属于期间成本的性质

D.三种格式都能反映出“贡献边际”这个中间指标

E.三种格式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数额相同

3.在不考虑其他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相比,则(ABC   )。

A.前者等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等于零    

B.前者大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

C.前者小于后者,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    

4.下列各项中,属变动成本特征的有(BC   )。

B.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变动

C.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产品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5.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ABD   )。

A加强成本管理           B.促进以销定产    D.简化成本计算     

6.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正确的是(BCD   )。

B.当产销相对平衡,产品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时,则完法下的利润等于变法下的利润

C.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变法下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变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法计算的利润

7.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 AB  )。

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  

8.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导致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发生的因素包括(ABCD   )。

A.单价               B.销售量   C.变动生产成本D.全部非生产成本   

9.若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期(ABC   )。

A.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出现了差异

B.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

C.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的水平不同

10.下列项目中,属于“结合制”的内容有( ABCDE  )。

A.日常核算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                  

B.期末编制完全成本法的会计报表

C.单独核算变动性制造费用                    

D.单独核算固定性制造费用

E.期末对需要按完全成本法反映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

11.现代管理会计认为,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是(ABC   )。

A.便于分清部门的责任,实施成本控制          

B.简化产品成本计算

C.易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掌握                

1.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CDE  )。

C.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2.在变动成本下,期间成本通常包括( CDE  )。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E.销售费用

3.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DE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ABCDE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C.对固定成本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同      

D.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E.损益计算程序不同

5.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ABCD   )。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6.与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三种格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E   )。

A.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补偿的顺序不同        

B.非生产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

C.非生产成本在不同的利润表格式中,改变了其属于期间成本的性质

D.三种格式都能反映出“贡献边际”这个中间指标

E.三种格式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数额相同

7.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AD   )。

A.固定成本        D.单位变动成本      

8.下列各项中,属变动成本特征的有(BC   )。

B.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比例变动

C.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产品成本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9.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ABD   )。

A加强成本管理           B.促进以销定产        D.简化成本计算       

10.在现代管理会计的常规成本计算过程中,划分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分类标志包括(BE   )。

   B.划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口径                E.损益确定程序

1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 AB  )。

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

 

  五、判断题                        12

1.在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中,研究任何一个因素时,其他因素必为已知或固定不变。(1

2.销售利润率可通过贡献边际率乘以安全边际率求得。             ( 1

3.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总额变动均会引起保本点、保利点同方向变动。 ( 2

4.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同时变化,则利润也必定发生变化。      (2

5.保本图的横轴表示销售收入和成本,纵轴表示销售量。            ( 2

6.在标准本量利关系图中,当销售量变化时,盈利三角区和亏损三角区都会变动。 (2

7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销售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贡献边际。  (2

8.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能反映成本与销售量(额)的关系,但无法反映贡献边际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而利润—业务量式分析图则不能显示销售量(额)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 1

1.因为安全边际是正常销售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额的差额,并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所以安全边际部分的销售额也就是企业的利润。      (  2

2.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特别适用于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  2

3.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是相同的。        (

4.在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中,研究任何一个因素时,其他因素未必已知或固定不

变                                ( 2

5.安全边际率和保本作业率是互补的,即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保本作业率为0,则可以判断该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  2

.在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中,销售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贡献边际。 (  2

.在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中,当销售量变化时,会导致盈利三角区和亏损三角区同变2

1.我国的制造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 1 )

2.按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 2 )

3.我国所称的吸收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直接成本法。         (

4.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1.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受到产销平衡关系的影响。   

2.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2

3.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4.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5.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2

6.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都呈有规律变动。                        

7.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 1 )

8.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2

9.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

为双轨制。                                                        (

10.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11.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1.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2.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前利润都相等。                                                         

3.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全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2

4.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2

5.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2

6.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7.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8.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

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9.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

本计算。                                                                   

10.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六、计算题 1.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要求:

1)计算保本点销售量;

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

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

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

5)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1)保本点销售量=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50

2)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70

3)设销售量为x,则  20╳30x30x21x450,解得x150

4)保本点=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40

5)设单价为p,则:

  350200p200╳21450

解得p25

六、计算题

1已知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销售单价(元)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

A

2 000

60

1 600

B

  500

30

  300

C

1 000

65

  700

要求:

1)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计算该公司的营业利润。

2.某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单位售价A产品为5元,B产品2.50元, A产品贡献边际率为40%,B产品贡献边际率为30%,全月固定成本72 000元。

本月份各产品的预计销售量A产品30 000件,B产品40 000件,请计算以下指标:

(1)保本点销售额;

(2)AB两种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

(3)用金额表示的安全边际;(4)本月的预计利润;

答案

(四)计算题1.(1

项目

销售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

贡献

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

A

60

2 000

1 600

120 000

400

20

B

30

500

300

 15 000

200

40

C

65

1 000

700

 65 000

300

30

合计

200 000

19 800

 

ABC产品的销售比重分别为60%,7.5%和32.5%,

综合贡献边际率=60╳20%+7.5╳40%+32.5╳30%=24.75

综合保本额=19 800÷24.75%=80 000元,

A产品的保本量=80 000╳60%÷2 00024

B产品的保本量=80 000╳7.5%÷50012

C产品的保本量=80 000╳32.5%÷1 00026

2)营业利润=(2 0001 600╳60+(500300╳30+(1 000700╳6519 80029 700

 2

1)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30 000╳540 000╳2.50250 000

A产品的销售比重=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60%,B产品的销售比重=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40

加权贡献边际率=40╳60+30╳40%=24+12%=36

综合保本销售额=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200 000

    2  A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24 000

      B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32 000

     3安全边际额=250 000200 00050 000

      4本月预计利润=30 000540+40 0002.5030%-72 00018 000

五、计算题

1.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21月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 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 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 500件,销售价格100/件,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5 000元。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要求:

1)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2)计算变动成本法下本期营业利润。

(四)计算题1.(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50+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55/

期末存货数量=500+6 0005 5001 000

期末存货成本=551 00055 000

2)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5 50010055)-45 000202 500

六、计算题1.假定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2 000件,销售量1 800件,期初存货0件,边际贡献率60%,原材料6 000元,计件工资4 000元,其他变动性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 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要求:

1)根据给定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售价;

2)用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3)用两种成本法计算利润;

4)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

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 000元。期初存货为零,本期生产量1 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四)计算题1.(1)单位变动成本=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0.4+0.25.6/        单价=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14

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0.4+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6.4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0.45.4

3                              损益表                     单位:元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营业收入                      25 200

营业收入                      25 200

营业成本:                    11 520

变动成本:                    10 080

期初存货成本                   0

销货中的变动生产成本       9 720

本期生产成本               12 800

本期发生的非制造变动成本    360

期末存货成本                1 280

贡献边际                      15 120

营业毛利                      13 680

固定成本:                     2 300

销售管理费用                    660

    固定性制造费用             2 000

 

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          300

营业利润                      13 020

营业利润                      12 820

 

4)因为完全变动成本法在期末存货中包含固定生产成本200元(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其销售产品成本就比变动成本法销售产品成本少200元,故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多200元。

2                                                                   单位:元

本量利分析习题 <wbr>2

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单位产品成本

10+5+722

22+4 000÷1 00026

期间成本

4 000+1 000+60047 400

1 000+60043 400

销货成本

2260013 200

2660015 600

营业利润

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

40600266003 4005 0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