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年与降雪量(对读者来电的回复)

(2010-03-10 15:11:27)
标签:

杂谈

 

今天上午,一位热心读者打来电话,认为《青年博览》2009年第12月下半月刊,《永恒的光芒》一文,对“光年”理解有误。这位读者说:“光年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你们弄错了。”并不等我们解释,就挂断了电话。因编辑部电话无来电显示,我们无法回电,只好在此公开答复。

听完电话后,我们立即找到《永恒的光芒》认真研究,我们认为作者姜钦峰先生对“光年”一词的运用并没有错。

打电话的热心读者有一点是对的,即:“光年”是长度单位。

“一光年”约等于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这个长度之所以称为“一光年”,是因为这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

“眼前是浩瀚无垠的宇宙,我在搜寻一颗星星,也许它与地球相距100万光年”《永恒的光芒》一文,在这里是清楚“光年”指的是距离。“它的光芒,从遥远的星际出发,昼夜兼程,100万年后终于抵达地球”以及文章中多次提及的:我们此刻看到的,也许是百万年前的星光。都没有“把长度单位误为时间单位的常识性错误”。因为“一光年”是“光在太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所以作者认为:我们此刻看到的距地球一百万光年的星星的光芒,实际上是那颗星星100万年前发出的光。

 

这位读者的来电,令我们想起一年前,曾有位读者来电话指出我们的错误,也是这么性急,也是这么不容分说就挂断了电话。

那位读者来电说:《青年博览》2008年4月下半月刊,《全球变暖下的“白灾》一文中,多次提到的“降雪量多少毫米”,她认这是毫无生活常识的。她说:107毫米的降雪量怎么会是“百年不遇”?雪还不到四寸深,随便一场雪都会超过这个深度。因为知识所限,编辑当时未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后查资料得知,降雪量并非那位读者理解的那样,它不是指“雪的深度”,而是指是“用标准容器将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与积雪的厚度比约为1:15,这样计算,文章中提到的107毫米降雪量,确实是罕见大雪。

这位女士在电话中说:我订杂志给孩子看,是为了让他学习知识的,你们这么不严谨,会误导孩子。编辑查到关于“降雪量”的知识后,一直想告诉这位女士及他的孩子,但未能联系到她。

虽然在“降雪量”问题上,我们并没有错,但这位女士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当遇到编辑都不熟悉,而且可能产生歧意的词语和概念时,我们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加上注解,以免引起误读。

感谢这位认真的读者、负责的家长,希望她仍在订阅《青年博览》,希望她和孩子早已从别的途径获得了关于“降雪量”的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