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蚕宝宝
(2009-07-24 16:29:33)
标签:
杂谈 |
日本蚕丝居然超越了中国?原来是因为中国人慈悲为怀。
从古到今,丝绸都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丝绸贸易催生了中国通往欧洲的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在公元200年左右,蚕丝技术传入了日本,从此日本人也开始养蚕,缫丝,加工成丝绸。但到了清朝末年,日本的养蚕业异军突起,抢占了中国丝在世界上的地盘,甚至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蚕丝产地和出口国,国力不断增强,而中国依然在生产蚕丝,但地位却日渐衰落。
中日两国当时都生产蚕丝,为何一个蓬勃发展,另一个却日落西山了呢?难道是中国的蚕丝技术技不如人?
道德社会中的蚕宝宝
从蚕茧中抽出蚕丝的工艺称为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把蚕茧浸泡在热盆汤中,手工抽取蚕丝,再卷绕到丝筐上。这种方式抽出的丝粗细不均,断头又多。中国的蚕丝业到清朝末年依然使用这种简单的缫丝方法。那时欧洲人已经利用机器缫丝,能够把蚕茧加工成明亮均匀的丝线。但新式的缫丝工厂在中国一出现,就遭到了朝廷官员和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因为工厂效率高,产量大,抢夺了旧式行会的饭碗,也使民间从事土法缫丝的人日子难以为续。
命运“凄惨”的日本蚕
日本养蚕业为何能迅猛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日本虽然在古代也是个佛教国家,但明治维新后,人们观念日益开放,并不把蚕宝宝的生命看得很重,所以烘箱、缫丝厂这样的现代事物在日本得到了迅速推广,蚕宝宝在烘箱中被杀死了,但日本丝的质量越来越高,很快超越中国生产的丝,成为最受欢迎的亚洲细丝。
养蚕、种稻交相辉映
生活在当时中国的蚕宝宝是幸福的,由于传统道德观念的保护,它们得以长寿。可是在当时蚕丝业已经全球化的背景下,蚕宝宝的幸福却剥夺了中国蚕农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