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御医

(2008-01-09 16:58:20)
标签:

文化

 

                          最后的御医

                                                          □李 梓
 
                                             《青年博览》2007年第24期    
 

 


  御医,民间传说中近乎有神仙本事的一个存在,只是他们的医术越高,危险越大,常常随着皇帝的新旧交替而成为殉葬者。
  中国最后的御医之一,清末最后一任太医院掌印御医任锡庚的手稿,全部20多卷于2007年8月被收藏界陆续公布。
  
  怎样成为一名御医
  
  在中国医学史上,任锡庚算不上重要的人物,他的特殊性在于,他恰好经历了中国人最感兴趣的慈禧掌权的年月,经历光绪宣统两任帝王,一直到帝制废除才离开太医院。
  任锡庚在太医院呆了30多年后,写了一本《太医院志》,详尽地记载了太医院的规章制度、日常事务、历史渊源流变以及许多逸闻,算是把这段历史完整地记录下来。
  根据任锡庚的记述,清太医院沿用明朝旧制,最高的领导称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阶,御医为正八品的官。御医以下为吏目、院士、医生等,这就不入流了,但是他们都被统称为太医,可见太医和御医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成为御医的竞争极其激烈
  
  首先,一名医生想进入太医院,必须先成为里面的学员,这就必须通过考试。考试统统为面试,由院里资深太医当面出题,由于名额有限,即使被录取,也要等到太医院的上一批学员毕业才能进去。进去后要读3年书,每年考核两次,考核采取分组抽卷密封等措施杜绝作弊,通不过者留级。3年考核都合格,礼部来考一次,通过了就成为太医院的医生。医生做久了,如果院士有空缺,可以会考补缺,这时间通常是6年,成为院士后有机会参加新的考核,从而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御医,从进入太医院到成为御医,至少需要10年修炼。
  当然,也有由各省直接推荐上来的名医,可以直接参加御医考核,甚至在皇帝大病难愈时,也会让各地推荐良医。但不管推荐来的医生名气有多大,都必须先经过太医院的考核才能给皇帝看病。
  
  由盛而衰的国家和中医
  
  大约在光绪初年,20岁的任锡庚进了太医院,从最低层熬起,升迁在同僚中算是很快的了。据说他勤奋好学,对所有的学科都有兴趣而且喜欢向人讨教,这从他留下的这20多本手稿也可以看出,手稿囊括了中医的几乎所有领域。
  在《太医院志》中,他记录了针灸在清末转衰的原因:道光二年,清政府开始禁止御医在皇帝身上行针灸之术,理由是裸露身体有损皇帝的尊严。此令一出,针灸之术从此衰败。
  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太医院所在的东交民巷变成了使馆区,太医院所在地变成了俄使馆,于是太医院只好搬迁,但规模只有原来的1/10。太医院的人员编制也从100多人缩减到几十人,医药分科比起鼎盛时期的13个分科也大幅度缩水,变成了5个分科,大清朝的国力衰微由此可窥见一斑。
  清朝末年最著名的病人是光绪,光绪的病或可认为心病,因为在被囚禁之前他很少患病,而被囚禁之后的10年光阴,他竟召唤御医诊治900多次。任锡庚的笔记里也收录了一些给光绪帝的方子,看上去多数是治疗肾亏的。
  后来光绪自己觉得病身沉重,痛感是吃药太多导致,于是专门对御医们说,你们看我的病能治就开方子,千万不能以药试病。但太医们哪敢不开方啊。甚至在光绪最后弥留的时候,两位御医都知道皇帝熬不过夜,对大臣们说已经没必要开方,但大臣们还是恳求御医开方,说随便开什么都好。这张方子开具后,药还没有熬好,光绪就驾崩了。
  
  西医渐兴,中医日衰
  
  西医在清末已经开始对中医形成冲击。
  实际上,西医对中医的冲击,应该从康熙帝开始。当时康熙得了疟疾,中医治了很久都没治好,后来用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因此大力推广这个方子。但是中国人开始学西医却要到任锡庚的年代。给光绪看过多次病的力钧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中西医相结合。至1910年东北发生严重鼠疫,更是重用西医伍连德,运用了现代卫生防疫理念压制了鼠疫。在任锡庚的著作《鼠疫辨略》里可以看到,虽然对病人的诊治手段还是中医方法,但许多防疫手段已经是现代防疫学的方法。
  由于西医在东北消灭鼠疫的事件中功绩显著,以及各种临床的有效证实,院使张仲元曾经在光绪三十七年提出在太医院开设西医学科,并得到了慈禧和光绪的批准,但实际上这时候的清廷已经是朝不保夕,由于经费没有落实,这个设想没有能够实现。后来光绪病死,御医就遭了殃,虽然没有按照古代惯例杀几个人陪葬,但是太医院院使张仲元难辞其咎,被革职戴罪效力,各地推荐上来的名医皆被处罚,清末改革中医、引进西医的努力就此告终。
  至宣统上台后,没几年清朝就覆灭了。民国政府留洋派掌握了权力,中医突然从它至高无上的宝座跌落到了无名无分的尴尬地位。御医,这个从周朝就有、流传了多少传说的职业就此画上句号。
                      选自《新世纪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棋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