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2015-12-14 00:20:42)
标签:

价值投资

成长股投资

德荣

股票

东阿阿胶

分类: 投资系统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大概201112年开始,成长股投资逐渐地占领主流,越做越大。以至于现在人们言必称成长、格局、前景。

回想2012年的前几年吧,价值投资占据主流。那时候,非价值投资的都是非主流。人们开口就是护城河、提价能力。自那以后价投越来越被边沿化,现在已经被称为“夹头”。

再往后几年,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市场总在变化,每一轮变化总给人们带来新的机会,也洗掉一批批的人。

 

成长股投资的确适于近几年的市场。我们从几张统计表格来看一下。

表一:201212月至今,涨幅前200家公司分行业统计,取每行业3家以上的制表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占前列的,全是成长股行业标的。

 

表二:其中涨幅15倍以上公司: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以新兴成长股为主。

 

表三:201212月至今,涨幅后200公司分行业统计,取每行业3家以上的制表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以传统行业为主。

 

表四:其中,下跌前15家公司制表(纵坐标表现下跌幅度):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表五:A股公司数量分行业统计,取排列前20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如果以股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该表中看到多轮行情所形成的上市公司数量。其中,本轮的软件等为主的行业,从其上市公司数量看出,A股为其服务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

 

成长与周期等的割裂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

 

再看行业PE的对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84ca0102vhu2.html

5月发的这篇比现在的更具代表性。

我们是否过于“成长”?
 

举例一个上一轮的代表之一:东阿阿胶。

2010年后它的股价就没什么表现过。

但这期间,阿胶块零售价从三四百块一斤涨到一千多一斤,阿胶浆从二三十块涨到七十来块一盒(12支装)。

营收从2010年的25亿到2014年达40亿,净利润从2010年的6亿到2014年达11亿。

这如果拿到以前的市场环境下,股价已经涨很高了;但是,在近几年的市场偏好环境下,它却没什么表现。

 

市场偏好的持续时间长度,经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和忍耐力。

 

一些新的变化。

注册制已经确定两年内要做,具体这个问题各方面讨论很激烈;但一点肯定的是,注册制要来了,预期会带来改变。这需要我们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公司,而不只是因为成长而成长的公司。

谷歌等重返中国(www.google.cn域名已可用)。国内公司与这些公司在技术上差距有多大?是否带来估值的压力?

 

市场的这种偏好持续了三年左右,市场内部结构的分化已经到极大的程度,是继续下去还是改变?

 

最起码,在成长上,我们需要投真正有价值的,特别是具有内生成长性的成长;而不能再是简单的为了成长而成长。

而那些被压抑多年的传统行业,或许是值得我们加大关注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错过的行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