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集,朱元璋之子朱棣,小小年纪却孤身一人来找父王。阵前相见,朱大喜过望,亲情流露,严父、慈父一肩挑,送他去常遇春那儿练骑射。这场戏,胡军和小演员的表现极好。
后来问起,常老弟答曰:“看不住啊,成天骑着汉血马东奔西跑的,我得派一百个军士跟着他。”这朱棣和他老子小时候一样,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常遇春像活宝,说起话来总是那么逗。
刘伯温告诉朱元璋,马秀英把他那帮结义兄弟、义子、义侄、将帅们的生辰都记在心里并默默地替他做善事,刘认为是她把仁义和慈祥带给了那些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有这样一位夫人,足顶三十万大军。”大帅被感动得无以复加,想起当初曾毫不犹豫地驳回了夫人请他下一道允许将帅遗孀改嫁的手谕,很是自责,决定满足夫人的愿望。看得出,咱们朱大帅还是疼老婆的。
朱元璋猜到了负隅顽抗的陈友谅之真实意图,将其一举歼灭。惊的刘伯温暗想:“这位大帅啊,嗅觉之敏,心智之奇,真是古今罕见哪,将来他要是做了君王,真令人心寒哪。”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在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19集,徐达北伐出征前,要求朱元璋日后称帝时封马秀英做皇后,他担心朱的几位王妃比较年轻、漂亮,大帅旋即发出爱的宣言:“咱是太阳,你嫂子是月亮,日月行天,亘古不变!”夫人的容貌是否美丽见仁见智,她的心灵美则有目共睹,看来,又一位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帝王即将横空出世啦。
第20集,朱元璋唱着小曲会夫人,俩人就未来如何应对国事的问题展开讨论。马的思想不像朱那样与时俱进,在她心里,无论丈夫的地位怎么变化,他还是那个朱重八,自己过去是其得力内助以后也应一如既往;对朱来说,内廷不得干政是铁律,“它是从三皇五帝一直流传到现在...是千古不变,万古不改的事。”然后一脸无辜地耍贫嘴:“一个皇上先问了你再去下旨,你那不是皇后,那是皇上他娘,那是皇太后,顺便说一声啊,咱娘早就死了。”于是,夫人为自己的权益据“理”力争,朱只好半推半就,两人约法三章...这对夫妇的对手戏,永远充满了戏剧性,胡军和剧雪的表演自然默契,生活气息浓厚,很有看点。
夫人体贴贤惠,把丈夫喜欢的侍女接回来给了他一个惊喜。这场戏,胡军的表演细腻生动,从见到倩儿时的喜出望外到明白妻子心意后的若有所思,通过他的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偶看到了一个多情却又克制的朱元璋,赞一个!
第21集,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小明王死了;在胡惟庸揣测上意后的暗示下,大帅身边的勇士大虎死了。马秀英知道后痛斥丈夫的行为,额的神啊,普天之下,只有这个女人敢面对面地用手指着未来的国君跟他吼。勇敢的女人啊,你该更名叫无畏!
朱元璋灭了元朝,立国大明。胡军的洪武帝,沉稳大气、精明睿智,各个时期的扮相都好看。
第22集,太子朱标登场,看上去比较敦厚,与其父皇性格大不相同。
皇帝打趣贴身侍卫二虎,取笑人家想媳妇了,末了用胳膊肘顶了二虎一下“你这没出息的东西”...胡军演绎细节戏时一贯轻松自如、拿捏准确,从不让人失望。
不知为何,皇帝日常穿的龙袍颜色浅旧,而太子和皇子穿的袍子却鲜亮得更像龙袍,父子同场时感觉不甚协调。幸亏胡军身材高大、气度不凡,压的住场子。
北巡扬州的路上,刘伯温建议朱皇帝学赵匡胤所为--杯酒释兵权,以此制约开国的骄兵悍将,防患于未然;皇帝独自前行,缓步不语;凝视着朱高大、沉思的背影,刘思绪万千:“上位像一座山那样沉默下来了,每当他沉默的时候,我即使是在三尺之外,也感到了阵阵寒意。”这个镜头超有感觉,偶不得不说,胡军的背影永远意味深长。
第23集,战乱后的扬州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皇帝震惊之余,决心尽快恢复民力。这段戏比较煽情,胡军的眼泪流得含蓄,画外音配得完美。
刘伯温举荐自己的学生杨宪出任扬州知府,皇帝对他寄予厚望。
帝后共商授封之事,夫妻琴瑟和谐。
第24集,徐达凯旋,皇帝亲迎。胡军和鄂布斯联袂演绎兄弟豪情,延续了<天龙八部>的男儿气概,只不过,以前是萧峰跪辽帝,现在是徐达拜洪武,有道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大殿封爵,皇帝不喜刘伯温孤傲,封其三等爵;为摆平开国功臣,封汤和二等爵,誓言“将帅可废,江山不可亡!”天威尽显。
第25集,刘伯温萌生去意,以生病为由请求皇帝恩准归养青田,却被火眼金睛的主子看透心思。皇后劝慰,请他再帮皇上五年,到时助其回归故里。
朱皇帝虽然讨厌刘的傲气,却又知人善任,委派他做都御史统查各级官吏。
皇帝为宰相人选犯难,皇后提点:“既然刘伯温可以监管骄兵悍将,那武将也可以监管文臣仕子啊。”一语惊醒梦中人,难题解决了,皇帝故伎重演,在皇后面前得了便宜还卖乖,场面温馨,其乐融融。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