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窦像.遗憾的是,比他年长9岁的罗明坚似没有留下画像.
每次出国,总有老外惊讶于我用字母的键盘打出象形文字的汉字。这次来到剑桥已经十多天了,尚且没有遇到有人提出此类弱智问题,毕竟这里是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他们一般知道中国有汉语拼音。
无论如何,我从内心里一直感念汉语拼音,可以想象,假如没有它,我们难以如此方便地享受计算机这个现代文明的成果。但我心中一直想知道,汉语拼音究竟是谁发明的?是中国人还是老外?
近日读到一本《传教士汉学研究》(张西平著,群众出版社,2005年5月)的书,才搞清楚了。归纳一下,汉语拼音方案的发明人是两个意大利人——罗明坚和利玛窦,他们的本意是为了学习汉语,没想到成为今天中国小学生必学的,并大大方便了中国人之间的交流。
罗明坚(1543-1607)和利玛窦(1552-1610)都是意大利人,却先后来到里斯本,随葡萄牙人来到印度,再到中国,目的自然为了传教。当时葡萄牙人的势力在东方最盛,正如另一个人意大利老乡哥伦布投靠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一样。
这两个意大利人都非常执着,且有极高的语言天赋,第一部汉外词典《葡汉辞典》就是罗明坚和利玛窦共同完成的。辞典里每个字由葡萄牙文、罗马字和汉字三部分组成,比如
BOM
PARECER
PIAU
CI
标致,美貌,嘉
FALLER
CHIA CUA, SCIUO
CUA
讲话,说话
不仅如此,他们还标出了五音(现在是四音),且区分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当然,这是按照16世纪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的发音和书写习惯拼写的,与现在我们使用的汉语拼音已经大相径庭了,但无愧于中国最早的一套汉语拼音方案。
据说,这套方案最后定稿是在1598年,到现在已经有410年了。那次是利玛窦第一次进京失败,坐船返回南京的路途中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利玛窦也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翻译者(和徐光启合作)。可以说,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超出了另一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

位于北京阜成门外市委党校内的利马窦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