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诗歌日,我想起两周前在曼·香港文学节期间参加诗朗诵的情景。那个周末共有三场朗诵,第一场(周五)和第三场(周日)分别是在一个酒吧,听众只要自己买杯酒就可以了。惟有第二场在中环的一个小剧场里进行,还收门票。这在欧美不算新奇,但在中国却殊为难得。

诗朗诵的门票,95港币。
那天晚上共有四个诗人朗诵,除了我以外,还有英国女诗人VIKI
HOLMES,新加坡诗人NG
YISHENG,马来西亚诗人ISA
KAMARI。YISHENG是个华人,但用英文写作,他的朗诵风格是HIP
HOP的,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华裔朗诵者,而ISA(我用西安诗人伊沙来记他的名字)会唱穆斯林的抒情歌曲。
朗诵会的安排也颇为新颖,主持节目的英国诗人David
McKirdy
选择了五个主题,即BEGINNING(开始)、HOME(家)、LOVE(爱情)、SPIRIT(精神)、ENDING(结束)。每个主题开始前,由一位本地诗人朗诵一首经典的英文诗歌(如普拉斯、惠特曼、休斯等五人),因此朗诵会的题目叫RHYME
ACROSS TIME,然后,每位诗人挑选自己切中主题的一首诗朗诵,每首诗朗诵的次序也有变化。

电影《色·戒》门票,55港币。
因为我的坚持,我在朗诵第四首诗歌的时候用了中文(《最高乐趣》),不过也仅此一首。环顾听众席,可以容纳80多人的小剧场坐了8成观众。除了我和一位特殊听众,都是英文好过中文,其中有两个日本和韩国听众甚至一句中文也不会说。(香港还有一个中文为主的文学节,那是在夏天。)
说到那位特殊的听众,便是应邀参加此次诗歌节的旅美中国作家严歌苓。虽然她是因为我来的,但她慷慨大方,朗诵会结束后,除了买走我的诗集以外,还买了其他三位诗人的诗集(价格可是中国书店的十倍),成为朗诵会结束以后最受欢迎的听众,YISHENG甚至当即画了一幅画献给她。
附:最高乐趣
请客人们旅行吧
美丽的金斑蛾
鼹鼠腓红的手
开蜡花的灌木丛
小溪的喧响之流
青草在身后起伏不定
人们在树上涂抹糖浆
罗得之妻在逃离时回望
顷刻化为一根盐柱
夜晚不知道夜晚的吟唱
孤独不知道孤独的美妙
没有时间的最高乐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