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诗人叶辉的新居。蔡天新摄,下同。
雪景。下面是养鱼塘
窗景之二
户外的阳光
乡邻
餐厅
自制的砖头。这三块即将邮往美国,参加纽约建筑博物馆的一场展出。
客厅之二。主人在火炉旁
叶辉
关于人的常识
每一个人
总有一条想与他亲近的狗
几个讨厌他的日子
和一根总想绊住他的芒剌
每一个人总有另一个
想成为他的人,总有一间使他
快活的房子
以及一只盒子,做着盛放他的美梦
人行道上的那个广告牌前
站着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的儿子
他站在父亲以前站立的地方
还有,你如何解释
那只曾向你道了永别的手
如今在某个院子里,正握着
发烫的长柄锅
旁白
一、诗人就是诗人,各有所长。例如多多、黑大春、郑单衣擅长用耳朵,而耳朵不灵的于坚则擅长用眼睛。叶辉属于另一个例子:突发其想。这首诗,写的是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它列举的场面都是偶然的,其标题和重复的“每一个人”,则似乎表明一种必然。
二、不管是“一条想亲近他的狗”还是“几个讨厌他的日子”,看上去都是强制性的,没道理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其可能性、真实性和必然性。这种强词夺理,是有根据的。譬如我们会偷偷爱上某个或某几个人,这是我们自己知道和肯定的,但是我们也被某个或某几个人偷偷爱着,这却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或不敢肯定的。这里,诗人无非是取消我们知道和肯定的那部分,而呈现我们不知道和不敢肯定的那部分。
三、一个儿子站在死去的父亲曾经站立的地方,这有什么稀奇?某个人以挥手或握手与你道别,而后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那只手做任何事情,例如握住另一只手或握住门把手,或长柄锅,那又有什么稀奇?但经诗人的突发其想和巧妙并置,它们变得如此稀奇。这就叫做化腐朽为神奇。上述种种角度的解释,都可归结为“发现”。作者发现了明显的事物之间各种暗藏的关系。
作者简介
叶辉(1964-),江苏人,具体一些,是出生于高淳县一个叫桠溪的山区小镇。12岁随家迁至县城,高中毕业后进税务所(现为税务局)工作,同时开始写诗。如果他读大学,那应该是在读大学时开始写诗。这又是一种偶然与必然。与那种在大世界写诗给小眼界的人看的诗人不同,他是那种在小地方写诗给大世界的人看的诗人。如今他住在高淳县附近(似乎连县城也不大适合他)一个湖边半岛上(大概不是一般人住得起的)。叶辉的诗歌语言十分简约,但其视域却神出鬼没。出版有诗集《在糖果店》。(黄灿然注)
(选自《现代汉诗100首》,蔡天新主编,三联书店,2007年6月版)
(本人期望能拍摄10位当代诗人的美丽人生,连同他们的诗歌和随笔小传汇编成一本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