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新科院士,大陆少于台湾(图)

(2008-02-17 23:06:15)
标签:

文化

 每年情人节前后,是美国NBA全明星赛时节,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出笼的时节。几天前,该院院长刚刚在华盛顿宣布,新增选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此次新增院士共65名,外籍院士共9名。 

   在这次新增的工程院院士中,总共有6人为华人学者。其中出生在大陆并在大陆接受大学教育的两位是,  

 

 程正迪,出生在上海。197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和1985年先后获东华大学硕士和美国RENSSELAER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为AKRON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长江讲座教授。

美国新科院士,大陆少于台湾(图)

 

 锁志刚,出生在西安。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力学系,1987年和1989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机械与材料系教授,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固体力学的长江讲座教授。

美国新科院士,大陆少于台湾(图)

 出生在台湾并在台湾接受大学教育的有四名,

   Frank Chang,来自中国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大物理系。1979年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并获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目前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子工程系的全职教授和高速电子设备实验室的主任。 

   Lee-Lueng Fu,来自中国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大物理系。1980年获MIT博士学位。目前是加州理工大学,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的资深研究科学家。是JPL海洋科学研究部门的领导人。

  Burn-Jeng Lin,林本坚,来自台湾的著名半导体公司台积电(TSMC)。是台积电光刻部门高级总监。是台积电在.90,.65和.22纳米芯片工艺方面的最大功臣。

  William W-G Yeh,来自中国台湾。1961年获台湾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67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目前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土木工程系的杰出终身教授。

   以上材料(包括院士简历,此处有删减)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科学网”提供,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承蒙该网每期刊出后即以电子邮件形式惠告,表示感谢。另外,我本人也查得美国工程科学院网,9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中,有3位日本人、2位英国人(均任教剑桥大学),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各一位。

   而从新增院士数额来看,至少说明以下3点:

   1、华人足够聪明,只要肯努力、给予适当的环境,可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

   2、美国的国家政策吸引了大量非美国裔的优秀学者,美国人从中获益匪浅。   

   3、仅就新增院士来看,作为中国一个省的台湾为美国贡献的智力堪与美国本土5-20个州相比。而假如大陆有一天人才的成功率也那么高且为自己所用,那中国必然是世界第一强国无疑。

 

  值得一提的还有,无论美国科学院院士还是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在其学术活动或新闻报道中一般只提教授或博士,不提及“院士”(英文里的意思实为“成员”)头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