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北京城。太液池即中南海。
查阅历史地图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可惜没有现成的书,把世界上著名城市放在一起。幸好,我们还有英特网。继《中国历朝版图比较》(组图,见前几日的博文)之后,博主又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把长安、巴黎和北京的古代地图放在一起比较。三者相比,长安作为故都的历史最为悠久,巴黎次之,而北京定都的时间最晚。
长安(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定都时间最久的城市。长安城作为首都始于汉朝,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开始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两年后,他命萧何建造了未央宫,同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当然,长安城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都会要到唐朝。但辉煌过后它便迅速没落了,此后再也没有做过国都。

“法兰西”这个国家尚未诞生之前,已有了巴黎。不过,那时她只是塞纳河中一个小渔村(CITE岛),岛上居民是古高卢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居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五百年后,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公元508年,法兰克王国定都巴黎。此后的十多个世纪里,巴黎向塞纳河两岸扩张,形成今天这个样子,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是西方政治、文化、艺术的中心。以下是博主参与制作的巴黎简图(载博主拙作《漫游》,台湾博志文化出版公司),20个街区以阿基米德螺线从塞纳河向外延伸并以阿拉伯数字依此命名。蓝色代表塞纳河,小黑框是火车站,分别发往不同方向。

虽说考古学家认定,距今50万年前居住在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是形成古代中原民族的最早族源。但北京(燕京)最早定都却是在1153年,即金主亮贞元元年,由上都迁来。可是,那时是宋、金、夏三国鼎立,南宋的首都临安(杭州)才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城。
直到13世纪元代,忽必烈在此兴建宫殿,修筑城池,开凿运河,正式建都,号称"大都",才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城市。
从几何学的观点来看,西安或北京依赖的是封闭曲线的正方形(相比之下,北京略为拉长,呈两个叠加的长方形),而巴黎却是开放的螺线。前者规范、单一,后者散漫、复杂。我不敢说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但久而久之,一座城市的建筑格局和风格,必定会影响居民的思维方式,甚至人文、哲学、科技、学术。当然了,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古老的程式已被打破,但思维和物体一样,存在着惯性。

这里顺便提一下,虽然于丹的《论语心得》成为风
靡一时的中文畅销书,但博主向来认为,对于生活在复
杂、纷扰、信息充塞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更值得认
真学习、仔细体会的是欧几里德(见上,希腊国家博物
馆里的塑像)的《几何原本》。这部数学经典是逻辑演
绎和推理的典范,出版于公元前3世纪,直到17世纪初
才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学者徐光启翻译了前6
章,又过了一个半世纪,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和中国数
学家李善兰才翻译成了全书。那是在1857年,今年正好
是它与中国读者见面150周年,本文也算是个小小的纪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