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高考古文化常识专题要点

(2021-03-02 12:27:17)
标签:

教育

分类: 培养任务

2021高考古文化常识专题

 【二轮目标】

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

2.进行古代文化常识训练,提高解题水平。


古文化常识题命题8设误

1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误把工部和户部职责混淆。

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2018年全国卷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的“‘’‘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

3弄错官职任、免、辞

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任、免、辞官职的文言词。命题人常常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或改变任、免、辞官职的说法进行设误。如2016年全国卷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中的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是错误的。

4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标准

考查关于宗法、祭祀、礼仪知识时将相似宗法、礼仪内容范围和等级天子祭祀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混淆一起。如2017年全国卷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中的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

5混淆名字称谓常识

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以及官职等方面的称谓张冠李戴。如2019年全国卷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的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是错误的这里的指周武王。

6混淆考试级别名第

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科举会试时的一甲三名进士及第的称号中的会试是错误的应是殿试

7打乱典籍对应搭配

考查典籍知识时将几种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乱随意搭配让考生难以区分。如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中的叙事详细是错误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8增加、减少或错误解释文化常识术语

考查文化常识术语解释时人为地增加或减少解释内容甚至故意进行错误解释,给考生增加理解上的难度。如2018年全国卷“‘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的解释中增加了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内容让考生难以区分。

古文化常识题解题4技法

1调动积累直接判

该方法主要依据平时各种知识的积累直接判定选项的正误。

(1)联系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如2019年全国卷中的殷纣一词我们就可以联系古装电视剧《封神演义》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再如吏部可以依据初中历史所学的中国古代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相关知识直接判断。

(2)联想教材所学知识。初高中语文教材课下注释及附录文章中的专用词语、古今异义、文学知识等很多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如2018年全国卷中的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可联系《张衡传》中又多豪右共为不轨的课下注释来判断。

2剖析词语巧推断

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词语可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成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借此推断题目的正误。如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联系罢黜一词应指降职;结合陟罚臧否一词应指升职。

3结合语境深推断

揣摩文言文中文化常识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文中搜索相关信息加以推断。如2017年全国卷中的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结合文章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可以判断是正确的。

4遇生判对灵活断

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错项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认为此项表述正确。如2018年全国卷中的《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此项表述正确。

以上4种技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