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徽简介

(2007-02-19 12:45:07)
分类: 学海泛舟

朱徽简介                      朱徽学术简介

一、个人简历:朱徽,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曾在美国富布赖特项目“美国文学与文化高级研修班”研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校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校作高级访问学者;

二、联系方式通信地址:成都市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邮码:610064);电话号码:028--85460169(宅),028--81857991, 15928607571;电子邮箱:hzhu@scu.edu.cn, hzhu618@gmail.com,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hui618

三、已研或在研课题:1. 加拿大文化研究,加拿大政府专项研究基金(6万),1998至2002年,独著;2. 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6万),2001至2003年,独著;3. 加拿大英语文学简史,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首批项目(3万),2001至2004年,独著;

四、参加的重要学术活动、获奖情况重要学术活动:应日本比较文学学会邀请,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十三届年会,1991年8月,日本东京;2.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在该校英文系和翻译研究中心作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1992年夏秋,香港;3.应台湾英语语文学会邀请,出席在台北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台湾师范大学等校讲学和学术交流, 1997年秋,台湾;4.应韩国英语语言文学学会邀请,出席该学会在首尔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6月,韩国首尔;

获奖情况:1. 辞书《英语语法辞典》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87年4月,合编; 2. 辞书《现代英语语法学辞典》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89年4月,合编;3. 专著《中英比较诗艺》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1999年3月,独著; 4. 专著《中英比较诗艺》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9年4月,独著; 5. 译著《女性的奥秘》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4月,合译;6. 专著《中美诗缘》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2003年2月,独著;7. 教材《汉英翻译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获重庆大学出版社颁奖,2006年8月,主编;

五、专著目录和论文目录:专著: 1.《罗门诗歌百首赏析》,台湾文史哲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独著;2.《中英比较诗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独著;3.《青鸟的踪迹》,台湾尔雅出版社,1999年,独著;4.《中美诗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独著;5.《加拿大英语文学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著;译著: ①《向日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合译; ②《加拿大抒情诗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独译;③《世界文学名著解析丛书》五种,台湾建弘出版公司,1993--1998年,独译; ④《女性的奥秘》,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合译;辞书: ①《英语语法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合编;②《现代英语语法学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合编;教材:《汉英翻译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编:                                   

近十年部分论文(独著):1. 论汉诗英译的语法问题,《外国语》1995年第6期;2. 重唱的挽歌,《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3期;3. 20世纪初叶英诗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外国语》1996年第3期;4. T.S.艾略特与中国,《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5. 关于比较文学的一些思考,《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21期;6. 叶维廉访谈录,《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4期;7. 跨世纪的诗学巨著,《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8. 中英诗艺比较研究,《台湾第六届英语语言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鹤出版公司,1997年11月;9. 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渐历程,《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2期;10. 评《文学理论与文学术语词典》,《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11. 中英十四行诗, 《诗探索》1998年第期;12. 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13. 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6期;14. 正在进入主流社会的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外国文学动态》1999年第1期;15.“中英诗歌艺术比较研究”教学探索,《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2期; 16. 二十世纪加拿大英语诗歌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第1期;17.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mager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March,2000;18. 当代加拿大华裔英语诗歌述评台湾《海鸥》诗刊2000年秋季号;19. 具开拓意义的文学翻译研究新著,《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20. 当代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述评,《迈向比较文学新阶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21. 比较文学译著中的误译,《中外文化与文论》第7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22. 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发展与现状,《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2期;23. 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解析吴宓》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1月;24. 加拿大抒情诗歌译评,台湾《海鸥》2001年3月号;25. 美华诗人的心路历程,《文艺报》2001年8月;26. 学者化的翻译家,《中国翻译》2001年第期;27. 论吴宓的翻译观,《多维视野中的吴宓》,重庆出版社,2001年2月;28. 打破百年沉默重塑华人形象,《文艺报》2001年11月;29. 他山之史,可以攻玉,《外语与翻译》2003年第2期;30. 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古诗,《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31. 当代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32. 加美中一段文史因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33. 回译的困惑,《读书》2003年第11期;34. 让传统走进现代,《中国翻译》2004年第5期;35.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年第12期;36.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外国语》2004年第6期;37. 博大精深,典雅精美,《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38. 论译学辞书与译学建设,《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39. 当代美国华裔英语诗人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40. In Memory of Wen Chu’an, 《BG在东方相遇》,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41. 译学伪书的警示,《上海翻译》,2007年第一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译学新书
后一篇:鄂西之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