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倬 1934-1935中缅边界调查日记》一书列为江苏凤凰出版社之《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于2015年5月出版。该书被列入,与本人有些关联。6月24日《北京青年报》刊出张雁所写出版侧记,其中言及本人发现该书经过,此转录如下:
每一种史料整理的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近现代史料浩如烟海,多数尘封于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和私人收藏者手中,而且同一个人的史料往往散落各地。《丛刊》编者和整理者为了获取一种史料,往往历尽艰辛。可以说,每一种史料整理的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周光倬 1934-1935中缅边界调查日记》的发现就颇为传奇。周光倬(1897—1966)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东南大学文理科,曾长期在学校教授边疆问题和国防地理。1934年春,英国为抢夺班洪银矿,派兵500余名入侵我国云南边境班洪佤山(今沧源县境),制造了班洪事件。周光倬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外交部特派云南边地调查专员”,赴云南边地调查。他冒险秘密进入班洪地区,了解到当地英军侵略真相,写成《滇缅南段未定界调查报告书》呈交国民政府,并附呈《云南边地调查照片集》、《调查滇缅南段未定界经过路线图》、《班洪附近形势略图》和《滇缅南段未定界五色线图》,为以后与英方交涉维护国家主权、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搜集提供了可靠资料。周光倬还将这次行历详细记入日记,并拍摄了三百多幅珍贵照片,但由于并未公开,未为人知。
庐山植物园的胡宗刚先生是主编徐雁平的朋友,并受徐委托留意相关珍稀史料。2013年,胡先生承担《西双版纳热带植物五十年》撰写任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建于1958年,周光倬在创建初期曾在该园工作,胡先生在通阅该园二千多卷档案后,发现档案中记载周光倬事并不多,遂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一篇感慨。周光倬之子周润康得阅之后,即为留言,云其藏有其父周光倬的日记和书信,不少与植物园有关,可为提供,并留下联系方式。其时,胡正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书稿杀青,最后一次查阅档案。看到周润康先生留言,遂在一个周末,由植物园派车由勐仑赴景洪。
周先生毫无保留地将其父亲与植物园的资料提供拍摄,以资利用。大半天工作之后,周先生还出示其父亲这本勘界日记。胡立即意识到这部日记的珍贵,即为询问是否准备整理出版,云正在整理之中,已与昆明一家出版社联系。次年,胡宗刚先生新书出版,又赴西双版纳接受植物园颁发荣誉证书,途经景洪,顺便向周润康先生赠书,再询问勘界日记出版进展,获悉昆明方面对该书选题已放弃,遂征得周先生同意,转向徐雁平推荐入《丛书》第二辑,成为其中的亮点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