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后感:从教育的视角看《窗边的小豆豆》

(2009-04-03 07:57:41)
标签:

杂谈

                              从教育的视角看《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

早就听说《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经典之作,近日有机会从学校图书室借来一阅,竟然引起了我对一系列教育问题的思考。书中讲到的一些教育方面的思想和方法在今天看来似乎仍然很有借鉴的价值,于是把故事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作了如下的梳理:

 

故事一: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小豆豆在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到“巴学园”去见校长,校长当即要求和小豆豆单独谈谈,而后请小豆豆说自己想说的话。“说什么都行”让小豆豆开心极了,虽然说话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有点乱七八糟,但还是拼命地说,竟然和校长谈了四个小时。自始至终,校长都是一个耐心的听众。

思考:给孩子搭建说话的平台,我们要成为孩子最好的倾听者

我是个语文教师,在我的班级中就有还几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差,课堂上几乎听不到他们大胆的声音。长期的胆怯失去了很多训练的机会,于是,口语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作文时很难把一个句子写清楚,做到阅读分析时,虽然他心里是明白的,但就是找不到恰当的表达方式,看着这些同学可怜的分数,我真为他们感到悲哀!

怎样去培养这些孩子的口语能力?像故事中的校长那样的做法显然时间是不允许的。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倾听他们的发言,却是值得我们向故事中的校长先生学习的。无论孩子说得怎样,我们都要很有耐心地将孩子的话听到底。同时,还要想办法为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如:每次集体吃饭时,请一个学生说自己知道的事情;每天安排5分钟的新闻播报……相信,只要老师精心设计,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孩子的说话能力一定能得到可喜的提高。

 

故事二:不一样的上课方式

“巴学园”的上课方式:每天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功课开始。喜欢作文的先写作文,喜欢物理的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因为是各学各的,因此多半是自学的方式,学生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请老师帮忙。教师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思考:真正的“学程导航”教学理念

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小班化的教学。日本在二战之前就有了这样的教学方式,难怪他们的教育发展得这么快。虽然,我们现在的大班级教学制度还一时不能改变,很难像故事中一样去组织纯粹个别化的教学。但是,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实这种先学后教的思想。如,最近,我们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课堂教学“学程导航”范式的研究活动。其实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教,要在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上去教。这样的教学才算是“真正的教学”,学生才不至于发生心不在焉地听讲的情况,其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故事三:散步,把大自然当成了课堂

假如“巴学园”的孩子们都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老师就可以把孩子领到大自然中去散步。孩子把散步看成是纯粹的玩耍,而老师却不然,散步的时间被巧妙地变成了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的时间。

思考:教师要努力创造并格外珍惜户外学习的机会

试问现在的孩子:学习是怎样的活动?我猜想大部分学生以为:就是上课呗。那玩耍是怎样的活动?回答也一定很肯定:没有任务的活动。现在的教育把学习和玩耍分得十分清楚,这其实是十分令人悲哀的。学习成了一种任务,甚至是学生的固有职业,只有玩耍,才是学习之余的简单放松。且看故事中的老师们,他们是多么聪明,巧妙地把户外散步利用了起来,成为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在玩中学,自然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

如何向故事中的老师们学习?我以为:首先要创造让学生外出的机会,带孩子去田野踏青,去社区采风,去工厂参观,去公园游玩……(曾经有孩子云:只要不上课,哪怕是在操场上转几圈,也是快乐的事情啊!可想而知:现在的孩子对活动是多么的渴望啊!)其次,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格外珍惜户外学习的机会。可以在活动前为学生设计好活动的流程(不必向学生公开),请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每次活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故事四:厕所里掏钱包,校长只有询问而不加干涉

小豆豆的钱包掉在了厕所里,她找来工具自己掏。校长总共来了三次,每次只说一句话:你在干什么?找到了吗?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校长的做法令小豆豆心存感激:校长先生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生气,很信任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

思考:尊重孩子的人格从相信孩子开始

在我们看来,一个一年级的小孩独自拿着工具去掏学校的厕所,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我想,只要是学校中的大人,无论是谁,看到这种现象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干什么蠢事” “太危险了,快停下”。最多也有好心的人会帮助孩子共同寻找。

来看看故事中的校长吧,他完全尊重小豆豆的感受,也完全理解孩子的做法,没有制止只有询问,没有帮助只有叮嘱。在校长的心目,她哪里是个孩子,分明成了一个成年人。这使得小豆豆心存感激。当然,在当今的教育中,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不太可能放任孩子去干危险的事情。但我们仔细想想,当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了呢?是的,孩子成长需要关爱,但更需要我们成年人的信任。

 

故事五:校长为矮小的高桥君动足脑筋,甚至大发雷霆

高桥君是个特别矮小的孩子,给人以“拇指小孩”的感觉。校长在运动会上精心设计了很多项目,其实都是为高桥君设计的,最后每一个项目的第一名都是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当校长得知,一个女老师以不当的问题可能损害身体上有障碍学生的心理时,把女老师叫到了自家的厨房里,关起来大发雷霆了一番。

思考:用心爱护有缺陷的孩子,为他们造就健康完整的心灵

估计故事中的校长是绞尽脑汁地想法呵护缺陷孩子的心灵,为的就是让他们具有健全的心理。他为一个孩子设计除了全校运动会中的许多奇怪的运动项目,为的就是驱除孩子的自卑情节,在他的心目中,孩子简直就成了自己的一件将要去烧烤而散发出精彩的陶瓷作品。当有老师无意间碰撞了一下,就让校长大发雷霆了一番,可想而知,校长对有缺陷孩子的关爱之心有多深。

在教学中,我们虽然不能经常遇到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但是心灵上、学习成绩上有很多有缺憾的孩子,我们该怎样去面对。故事中的校长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用心去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

书,我还没有看完,我想建议老师们一起去看,用教育的视角去分析和思考,一起去发现教育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