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视觉中心”的静物素描写生教学手记

(2010-02-25 19:16:37)
标签:

李陶然

少女弟子

习作

整体观察方法

http://s4/middle/4c22e38cg806b1e6a4f63&690

 

今天,初二女弟子李陶然就画这组静物,以下是她的写生习作:4开纸,12小时,铅笔。

  

http://s10/middle/4c22e38cg806bc75f4049&690

 

    老钱提问:你把这幅画的“视觉中心”设定在哪里? 是大壶口?还是最前面的白布、盘、果?

    难道是最远处的啤酒瓶和白衬布吗?

    考场上的时间只有两半小时,没时间面面俱到一一深入刻画,如像你这样平均的使用力量,就没有近实远虚的空间感了,这样子,既养不成整体观察的好习惯,也画不出高分的好试卷。。。。。。

    

于是,我边说边画,随意勾出了这幅香烟盒大小的写生教学说明图: 

http://s2/middle/4c22e38cg806b2a53b041&690

演示讲解出近景要画的最实:近处的盘子果子要画的最清楚,最细致,明暗对比也最强;

中景要虚:如大壶、圆葱要画的比近景明显要模糊些;;

而远景更要画的虚幻化一些,如最远处啤酒瓶、垂直的白衬布甚至可以画成大雾里的影子:

 

http://s3/middle/4c22e38cg806b6ee0e012&690

 

    既:设近景为视觉中心,为主体物,它是整个画面的"首都"和"党中央",始终要用十分力气深入刻画。而中景则像“省、市”级别的“次体物”,要把它们限制在只能用六、七分力气,一半实一半虚的去画;那个远景的东西嘛,就如同“县、乡、镇”,只用两三份力气来画就可以了。

 

具体的观察方法是:

    绘画过程的始终,眼的主视线要紧盯住"视觉中心"的"主体物",用“余光”来感受那些“次体物"该深入到什么程度,尤其是你画到中、远景时,你的主视线是随着一个东西画完又移动到另一个东西,此刻你注视到哪里哪里就觉得很清楚,于是就习惯的把所有的东西都画成“党中央”啦。

    正确的办法是:再重新盯住那个“视觉中心”的主体物,再次用余光感受其它中远景的“次体物”。。。。

经过同“主体物”的虚实比较,找准那个“次体物”虚实位次,再给它该给的那点力气,恰如其分的画出它 

 

以下是小陶然经指导后其同组静物的写生习作:
 

 http://s14/middle/4c22e38cg813944a88c3d&690

 4开纸、4小时、铅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