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助学实地走访全记录

(2008-08-11 19:47:54)
标签:

圣诺亚

助学

西部

甘肃

志愿者

走访

儿童

教育

分类: 助学支教

甘肃助学实地走访全记录


    本着“严肃、客观、认真、务实”的原则,此次甘肃助学实地走访全体成员委托助学组负责人小飞撰写了走访全记录。
    从活动计划发布到成行,充满着变数。原计划报名参与者为20人左右,最后成行的却只有5人。这与活动的宣传、推广都有直接的关系,这与圣诺亚爱心公益助学组助学计划的期望值是相差甚远的,原有报名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多数因时间的不确定或其他个人因素,临时取消了这次的活动,充分表明一个团队不实行严格的规范管理的弊端。
    本次活动正式走访时间:7月25日至7月31日,为期一周(7天),不含各自行程,虽然超过预订行程计划,共完成三个助学区域的走访(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县、碌曲藏族自治县)。
    从这次活动的走访质量和组织纪律及协调能力上来看,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有很多事都离原有设计的活动流程有所出入,加上参与人员过少,失去了筛选参与人员的机会,走访活动时间安排不太合理,很多事没有按原拟定的计划实施,造成很多情况和信息都无法收集到,这给我们以后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被动局面。这说明一个团队必须拥有强有力的核心队伍和保障机制。
    针对这次活动,我谨代表本次甘肃助学走访团队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参考和思考。
    先谈谈我们以后活动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1、今后的走访中将不再组织大范围的进行,参与者2-3人或3-5人比较适宜。本次助学走访调查的资料准备不充分,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缺乏捐助人的资料,造成受助学生询问资助人时的茫然。
2、助学组在需要做走访调查时,可以“倡导+指导”的方式出现,在需要进行走访调查或者是进行物资发放时,可以通过网络的平台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同时将予以筛选,并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指导。
3、此次走访有省、市、县、教育局出面陪同,并安排了当地的学校老师陪同,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支出和负担,以后在走访过程中,将尽量考虑直接与受助的校方负责人联系,用以减少教育部门不必要的支出和负担,这个问题应根据当地实情酌情处理。
4、实地走访的过程中缺少合作性、协调性,当成员之间出现不同的声音时,无法有效处理和解决,这样的矛盾不断有发生。根本原因: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核心和筛选机制,缺乏应有的前期培训。
    此次走访了三个助学区域,比原定的二个助学区域增加了碌曲藏族自治县片区,经过为期一周的工作,对以上三个区域所展开的助学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将在走访过程中所了解的情况及所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天祝藏族自治县片区:典型的高原山区,以畜牧业和种养业为主,少部分家庭成员有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今年因天大早,庄稼受灾,收入减少。
    学生资料及家庭情况绝大部分属实,所捐助的29名学生中,上门走访了近10名学生,学生到学校来的有8名受捐学生,他们分别是民族中学和天祝一中的学生。此次所走访的学生都是比较方便汽车出入的,交通比较便利的家庭,所走访的学生家庭都是属单亲、孤儿和父母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其中有几个是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其家庭的居住条件比较简陋,却收拾得比较干净整洁。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内向,有一定的自卑感,语言沟通方面还可以,与外界接触比较少,缺少一个与外界交流的窗口。大部分的受助学生还是希望与捐助人进行联系,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同时增加对外界的联系与了解。从所走访的四所学校的整体来看,硬件基本可以,小学的操场都是属泥浆地,没有进行水泥硬化。体育器材、远程教育和课外书籍比较短缺,缺少音体美专业老师,属接受外界资助比较少的一个助学区域。
    天祝在2004年的两基达标验收中,争取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两基”验收达标经费,改善了教学办学条件。目前教学楼的主体基本完好,但学生住宿条件一般,大部分是二十个学生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宿舍中,显得比较拥挤。因属藏族自治区域,上级政府对学生的生活,学杂费有所减免和补助。如:在天祝县读小学,学生所需要交纳的生活费为250元左右,高中生一期的学杂费400-500元左右,另外生活费的支出为4元左右,上级部门对寄宿生都有每天2元的生活补助。
    此次在天祝发放了12名受助学生4870元助学款,在团队助学帐户上提取了4200元助学款,由上次发放助学款审核计算错误的助学组小飞随同补足现款570元;另从爱心人士给予的这次助学行使用的助学款项中提取了100元(其中的100元是给了骆亚男,没有纳入到发放表)一并发放到了学生手中。
    此次助学走访调查,当地的志愿者及当地的教育部门对我们的到来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及配合,当地教育局在得知助学组的行程后,进行了走访路线的合理安排,并同时派出了教育局的3位同志及所受助学校的校长或教导主任一直随行走访,同时介绍当地教育情况,语言沟通能力比较好,作为当地助学联系人是比较负责认真,他们的工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针对实际走访情况,我们在天祝的工作重点在天祝区域的助学活动将以对学校的体育器材、住宿条件改善、课外书籍等方面的援助为主导,学生结对助学为辅。
    古浪县片区: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差,境内干旱少雨,灾害频繁,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蒸发量在2292毫米左右,极其干旱缺水的一个贫困县。属全省18个干旱县和省列41个国扶县之一。其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全县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滞后,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县、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在我们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今年是全县的大旱年,有些地方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一路走来,只见黄色的沙尘裹身,到处粘贴着节约水资源的标语,可见水在这里是极度珍贵又缺乏的资源。他们为了活下来,经常是一家人很早就走上几十里的地去排队接水,直到中午才捧着这来之易的水回到家中。在我们来之前近两个月没有下过雨,所有的农作物几乎干枯了,在外打工的多以内蒙、新疆和酒泉为主,因缺少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术,出去打工的人员只能胜任一些粗重的体力活,因西北的天气恶劣只有几个月的打工时间,人均年纯收入在不足千元,但古浪区因为属汉族居民居住地,相应的接受外来的资助及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及藏区的多。
    古浪是我们走访的第二站,考虑古浪县片区在团队中受助学生是最多,也是最早受到资助的地区,目前又是已暂停助学计划的助学区域,考虑到其特殊性和实际性,我们在走访时将人员的安排作了相应调整。
    7月27日早上八点四十分左右,抵达到古浪县十八里堡后,进行了简单的分组,由北风、小飞、视野走访县城及西靖沿线,其中走访了古浪二中、古浪五中、古浪六中、民权初级中学、西靖中学及中心小学等学校;另一组由爱忘、蔚蓝、念念、何老师对黄羊川的学生进行了走访。
    学生资料及家庭情况基本与原来公布的学生调查表符合实际情况,所捐助的56名学生中,由小飞、北风走访的县城及西靖线,这一带的受助学生近30名学生,填写了20份访调查表,有2名新增学生、11名学生学生是上其家门进行走访,另有5名学生是在学校接受家访调查的,其中有一名学生因家中成员在外打工,条件有所改善可以考虑暂停续捐。另一组成员走访了黄羊川的20多名学生中的18名学生,根据当时走访交流的过程了解到的实地情况与上报助学部门的资料是比较吻合。
    此次所走访的学生都是比较方便汽车进入的,交通比较便利的家庭,但其道路都是漫天黄土、崎岖不平,汽车艰难行驶,走访的学生家庭都属单亲、孤儿和父母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有的都没有自己的住房,寄住在亲友家中,无任何财产及收入。其中有几个是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如:张宏宝家是除了农村每人25元/月的低保外,再无其他收入,父亲双目失明,长期在外流浪乞讨。在西靖走访中,助学联系人反映了一名叫俞万科的新贫困生,后经走访了解到该生情况:他家只有一个76岁的奶奶和一个小学六年级后就缀学在家的姐姐,家中无任何亲友和劳动力,只有农村低保25元/元的收入和几亩麦地来维持生活。姐姐读书时成绩比较好,因家中家中贫困,奶奶无人照顾,农活无人打理,就缀学在家,但她本人非常想读书或学得一技之长,希望大家能群策群力帮助这一个家庭。西靖走访的所有学生家中有几个共同点:虽然东西比较陈旧,却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学生在家都比较乖巧、勤劳。但从走访的学生的观察得到这些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点:都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局限性。但在走访交流中他们的普通话有大部分能听懂,这跟他们的汉语教学是分不开。学生的思维与对外界的接收信息偏少,缺少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有的学生对国家的教育政策一无所知。
    从所走访的学校的整体来看,古浪二中、五中、六中的学校硬件条件可以,但课外书籍偏少。西靖乡的中小学在当地的乡一级小学算是比较好的学校,但他们的学校也属D级危房,到处可以见到已裂缝了的墙壁,图书室是有名无实,学校操场都是属泥浆地,没有进行水泥硬化,只有两个空荡荡的木制蓝球架在那。他们的体育器材、远程教育和课外书籍基本上可以说是全无,更缺少音体美专业老师,他们的村级小学比这两所学校还要更差,目前古浪县还有200多名代课老师担负着村级学校的教学任务。
    古浪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县,加上又是紧靠沙漠边缘,缺少能源资源,县内财政收入是非常少,虽然该县重视教育,将县财政收入的30%用作教育经费,但还是远远不够。古浪县的基础教育属“两基”验收达标较早的一个县,在最初的两基验收达标中但因缺乏资金进行全面改造,在达标时只是作了一下最简陋的涂刷和遮盖,但实质上没有作多少改变,而且作为三个助学区域中唯一的一个汉族人居住地,没有多少国家政策性的补助和支持,他们所在的学校大部分都属D级危房。国家虽然有要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都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但这个政策因县财政收入有限,只有极贫困的部分学生才能享受到,大部分都没有享受到“一补”的政策。特别是在古浪的高中生他们一年的学习费用加生活费用在七到八千左右,相比其他两个助学区域,他们所需缴纳的费用是最高。如:在古浪县读高中,一学生所需要交交纳的学杂费用为1400元一期,生活费为400元/月,一年下来一个学生的费用就是近8000元。但天祝和碌曲的助学区域,一个高中生一期的学杂费300-500元左右,而生活费支出为4元/天,上级部门对寄宿生都有每天2元的生活补助,以上的数据可以反映出古浪的教育费用是压在家长身上的一块大石头,特别是在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家庭。
    此次在古浪发放了9名受助学生3500元助学款,此次古浪助学的帐户上一共取出了3256元助学款,上期一流失学生陈彩虹的助学款300元转发到新走访的余万科手中。
在古浪的助学走访调查,当地的志愿者视野及各受助学校的负责人、老师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和支持,当地的助学志愿者在得知我们的走访计划,根据受助学生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了走访路线的合理安排,并安排了受助学校的一路陪同走访学生家庭及介绍当地的办学情况和教育现况。从而进一步地了解到,他们学校的负责人及老师,通过我们的发展可以成为当地的实地志愿者,及时反馈及收集当地的教育最新情况和动态,他们都有想为学生改变受教育情况而出自己一份力的想法,而且大部分陪同走访的老师都具备上网条件,语言沟通能力比较好,这样可以减轻助学组和我们当地志愿者的压力。视野作为当地助学联系人是比较负责认真,但因他的本职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建议古浪志愿者需要增加,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一些新的当地志愿者为助学工作服务。
今后我们在古浪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古浪县片区作为我们助学的重点区域。
2、继续“一对一”助学,转向以高中生为主,九年制义务教育为辅。
3、根据学校软硬件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图书室计划。

4、根据调查,将进行初步的体育器材和设施的补充。
5、优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及干预这一块的做长期的培训和交流。
    碌曲藏族自治县区域:此次甘肃行的碌曲片区是活动计划外的行程,在完成了对天祝和古浪的走访调查后,于7月30日—31日为期一天半的走访。
    碌曲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地区,他们以畜牧业为主,少量的农作物,气候比较湿润,生态环境比较好,除了畜牧业外,就依靠青壮年人在外进行短期的打工补贴家用,居民基本上是以藏民为主。据了解,藏区的文化素质都普遍比较低,在走访过程中就有不少的群众在问我们是不是下乡的医生。
    在当地助学联系人的陪同下,走访了这次的16名受助学生,有两名学生不在家就无法了解其情况,但这次的走访并没有填写走访表,我们只能从助学联系人祁老师处得到一些有效信息,我们所走访的志愿者缺少有懂藏文的,而学生大都是只会藏文,汉文基本上是听不懂的,所以只得通过祁老师的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结合我们实地去学生家中所观察到的家庭环境、孩子穿着而来了解这些受助的学生。
    此次所走访的学生都是比较集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分布在双岔乡各个村庄,少部分居住在县城附近,所走访的学生家庭都属单亲、孤儿,或者是家中子女过多的学生。通过走访初步了解到他们那大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都是差不多,有三个学生是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他们的学习都是以藏文教学为主,汉文也列入了主修课,但因为藏文是他们那的主要语言,与我们的沟通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对学生并没有进一步的了解,但学生都很真诚,亦与助学联系人相当熟悉。祁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很了解,也很熟悉他们家的情况。从这方面可以反映出祁老师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助学联系人。从初步接触和了解到的情况,学生家庭大部分都是有很多兄弟姐妹的,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有一定的重视,但在他们那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存在。在走访过程中,走访了两所小学,因是放假期间就在外围看了,二所学校都在做操场硬化,经了解,碌曲藏族自治县所有的学校“两基”验收达标今年要完成。
    在走访的一个学校中,看到了周围不少的小孩子在学校操场玩耍,我拿起相机随意的拍了几张,他们看我在帮他们照相很开心,很快就放下手中的游戏聚拢到一块,让我帮他们拍相,表情自然、生动,没有面对陌生人的警惕和胆怯。
碌曲藏族自治县属三个助学区域是比较晚实施“两基”验收达标的一个地区,具体的学校情况,因语言沟通、放假等原因无法进行有效收集。碌曲属一个全藏族自治县,政府对藏区的学生生活,学杂费都有所减免和补助。如:在碌曲县读高中,一名高中生一期的学杂费300—400元左右,另外生活费的支出为4元左右,政府对寄宿生都有每天2元的生活补助。
    此次在碌曲发放了16名受助学生4300元助学款,在团队助学帐户上提取了4100元助学款,另一名学生是临时认捐,由小飞和北风共同认捐的一名新的贫困生,该学生为第六期即将推出的一名新贫困学生。
    碌曲藏族自治县的助学联系人在做助学这一块具有相当的优势, 一方面是对其所辖区的学生和学校情况是相当熟悉,与当地的群众关系良好,另一方面是专职助学,可以有较多的时间来与团队沟通,完成我们的前期资料调查和后期的工作落实,而本人精通藏、汉两种语言,但上网条件不完备,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小货车,由志愿者捐赠)。
将后我们在碌曲的工作重点在碌曲片区的助学活动将以对物资方面为主(如衣物、学习用品、插图式的课外书籍等),一对一的助学将采取有选择性的推出。
    通过一个星期对天祝、古浪和碌曲的助学走访调查,我们所能了解和收集到的只是一个比较局面性的资料和信息,但发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综合以上各种走访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开展的项目:
1、图书室项目:像天祝、古浪、碌曲的图书室的课外书籍是相当缺少的,像古浪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专门的图书室,相当一部分课外书籍属于陈旧、遗弃类,无法满足不了孩子们阅读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三个不同的地区,有针对性的募集课外书籍,然后统一进行分类,根据受助区域不同的需求进行配置。
2、体育、文娱器材项目: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没有经过硬化的操场,只有简易的蓝球架,没有其他的体育健身器材和文娱活动用具。今后可根据学生及学校的规模配比完成相应的项目计划。
3、“一对一”助学项目:三个区域都有很多的学生需要资助,但从三个区域的实际来看,古浪片区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一个区域,因现状和政策不同,古浪县是三个助学区域最贫困的县,其普通高中的各项费用为三区之首,团队以后“一对一”的助学重点将放在古浪县。
4、心理辅导及干预项目:三个助学区域的孩子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学习意识、表达能力在各方面相以发达地区及中部地区的孩子欠缺许多。其具体表现:严重的自卑感,对外界的事物接触太少、一无所知,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助学的重心不只是要考虑到给予孩子们金钱等物质上单方面的资助,更重要的培养其自立,自主、自信的思想意识,为自己的将来树立目标,改变一些他们固有的落后观念和思维,为他们打开一扇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5、支教项目:在走访中发现各个区域对支教有很高的需求,主要是表现在音、体、美、信息、英语和汉语教学方面。支教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针对学生的支教,一个是对教师的支教。

     
                                实地走访参与人:小飞、北风南吹、爱忘、念念、蔚蓝

                                                            实地走访记录者:小飞

                                                               2008年08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