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安PK扬州——“淮扬菜之乡”之争

(2008-07-23 19:58:19)
标签:

扬州

淮安

淮扬菜

故乡

美食

分类: 绿杨城郭

淮安PK扬州——“淮扬菜之乡”之争

 

    淮安和扬州因为“淮扬菜之乡”的头衔明争暗斗已经多时了,不仅两市政府在官方宣传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博弈,而且两市民间也在网上争得你死我活,不相上下!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淮扬菜之乡”?其实只要简单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啦!

 

淮安PK扬州——“淮扬菜之乡”之争

 

  

一、淮扬菜、苏菜、维扬菜的关系

    淮扬菜是在明清漕运发达的里运河沿线(淮安府清江浦到扬州府瓜洲)形成的江淮风味菜系。狭义的淮扬菜以清江浦和扬州为轴,覆盖整个淮东方言区(今扬州市、淮安市、盐城市、泰州市全部,南通市北部,连云港市南部,宿迁市东部、南部,镇江市区,安徽天长);广义的淮扬菜范围还包括金陵菜、苏南菜、上海菜甚至浙北的一部分地区。通常意义上的“淮扬菜”是狭义的。

    如果说“淮扬菜”这个名称是自然形成的,那么“苏菜”这个名称多少有点人工凿斧的痕迹。“苏菜”,顾名思义,就是江苏省范围内所有菜系的统称,自南向北包含了苏锡常、金陵、淮扬、徐州四个亚菜系,四个亚菜系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而恰恰是这一“苏菜”,常常成为人们所称道的“四大菜系”(川粤苏鲁);实质上,单凭淮扬菜的实力和知名度,完全可以取“苏菜”而代之,成为“四大菜系”之一,所以民间也有“川、粤、鲁、淮扬”之说。

    “维扬菜”这一名称何时何地冒出来的,不可考。但本人幼年的确只听说过“维扬菜”,而未曾耳闻“淮扬菜”,直到中学光景,扬州官方才开始宣传“淮扬菜”;时至今日,很多扬州人依旧对“维扬菜”津津乐道,而对“淮扬菜”这一称谓不屑一顾!盖因扬州人早期不愿同淮安人为伍,舍弃“淮扬”而生造了“维扬”一词,单独指代扬州的菜肴;殊不知,这等于给了淮安人宣传“淮扬菜”的机会,因此扬州人后期修正了观点,转而也开始宣传“淮扬菜”了。

 

淮安PK扬州——“淮扬菜之乡”之争

 

二、淮安、扬州都是淮扬菜之乡

    2001年,中国烹饪协会决定:“授予江苏扬州‘淮扬菜之乡’的称号。”扬州成为中国各菜系中第一家“菜系之乡”命名的城市。2002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了淮安市“淮扬菜之乡”的称号。既然两座城市都先后被“钦定”为“淮扬菜之乡”,有关此头衔的争吵似乎也无法避免。因此,淮安人以最早记录所谓“淮扬菜”的枚乘是汉淮阴县人士为理由,认为自己是“淮扬菜”的正统,并认为“维扬菜”这一称呼是扬州人篡夺“淮扬菜”的证据;且认为淮安已经举办好几届“淮扬文化美食节”,扬州今年才刚开始举办。

    扬州人则认为“淮扬菜”这一名称来源于《尚书》的“淮海惟(维)扬州”一句,“淮扬菜”就是“维扬菜”或“扬州菜”,与淮安没有丝毫关系;且认为扬州菜偏甜,与咸味甚重的淮安菜相去甚远,放在全国来讲也是扬州菜、扬州师傅更有名气。

    事实上,无论是枚乘或是《尚书》,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且不谈这些记录的真伪,但看时间就不过关。淮扬菜是漕运发达时期产生的“官菜”,最早也只能追溯到明朝,淮扬两地明朝之前的菜肴,可能与之有关,但淮扬菜产生的决定性时期,绝对是在明朝!

    淮安、扬州两府,共有类似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在明清两朝的漕运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两地的吃食都极富特色,虽然味道差异比较大,但从材质上、选料上、做工上来讲还是很接近的。因此,当今的淮扬菜应当是淮扬以及周边共同创造的,而淮安和扬州都无愧于“淮扬菜之乡”的称号。

 

淮安PK扬州——“淮扬菜之乡”之争

 

三、扬州是淮扬菜的中心城市

    虽然两座城市都是淮扬菜之乡,但依然是有主次轻重的。从知名度、美誉度来讲,扬州菜、扬州厨师明显胜淮安一筹,扬州大学有专门的旅游烹饪学院,扬州还有《中国烹饪信息》杂志,这些放在全国来看眼不多见,因此说扬州是现今淮扬菜的“中心城市”不足为过。

 

淮安PK扬州——“淮扬菜之乡”之争

 

    如今,扬州、淮安都极力推广淮扬菜,两城市都有了自己的“淮扬菜美食节”;现在两城市所要做的不是名头上的争吵,而是如何发展并壮大淮扬菜,捍卫淮扬菜“四大菜系”的地位。而发展淮扬菜,首先要做的,就是整合两市的资源,特别是两个“美食节”的互动与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