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伯南克的眼睛看市场

(2009-06-27 01:23:07)
标签:

财经

分类: 资本市场

 

周斌    2009-6-27 4:44:10
专栏作者
http://www.21cbh.com/system/Scholar/Photo/200841114536_0.jpg 周斌的专栏周斌,曾用笔名邹愚,财经媒体人,现任《21世纪经济报道》赢基金版块主任。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会对股票市场的表现感到大惑不解。

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人类第一反应是去寻找理由、寻找逻辑。当然,这是人类的优点,毕竟有逻辑不但能说服自己,也能说服别人。

我们曾经探讨过,这一波的上涨是流动性推动,流动性充足的源头是美联储和全球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而宽松货币政策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

所以,这一切还得回到美联储那里去找原因。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经因为研究大萧条享誉经济学界。伯南克在对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深入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总需求的下降是大萧条爆发的决定因素,而他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抑制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世界范围内的货币紧缩。(见伯南克著《大萧条》第2-4章)

因此,伯南克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包括巴瑞·艾茨格林和杰弗瑞·萨克斯等人,他们认为:那些在大萧条早期就放弃了金本位(正是由于金本位导致了持续的通缩)的国家从大萧条中复苏得更快。

实际上,伯南克正是这样应对这场危机的,他在危机爆发后立刻源源不断地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萧条的来临。

美联储这么做,中国央行也跟着这么做,现在欧洲也觉悟过来了。

那么,这场流动性狂欢何时才能到头呢?伯南克认为,只有等到抑制总需求的力量消失后,很多国家的产出和就业才能得到迅速的恢复。也就说,除非出现通胀势头,否则美联储和全球央行断然不敢动紧缩货币的念头。这是我们试图用伯南克的视角来解读这个市场上涨的驱动力。

然后就是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逻辑了,这点笔者在去年12月初的专栏文章《用泡沫对抗衰退》中曾描述:在流动性充斥银行、资金成本低廉的情况下,由于投资实体经营会面临各种困难,这时资金很可能重新流入资本市场,现在A股历史底部的估值则为资金的流入提供了足够的理由,一旦资金流入形成财富效应,则可能让资产的价格重新上涨。鹏华动力增长的基金经理林宇坤先生曾经形象地将其归纳为:“危机不见底,股市不见顶”。

那么,现在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们怎么想呢?6月26日,笔者参加了博时基金在北京的投资策略会,主讲的嘉宾——博时裕阳基金的基金经理周力先生充分表示了对市场的乐观。当然了,考虑到基金经理在发新基金时都会倾向于看多市场,所以我们对其观点要有所警惕,但是他谈到的逻辑还是不无道理的。

周力先生认为,现在值得投资的是大金融概念的股票。一方面是估值相对较低,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的增长很确定。银行业的业绩增长在今年未必表现很好,但是在明年和后年将很可能保持20%的高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计提的坏账拨备很充足,经济复苏后,这些拨备的回冲将会给银行股带来很好的收益。此外,目前利率基本见底,随着利率的提升,银行在利差方面的收益将会大大增加。

对此,笔者疑惑的一点是:假如经济未能如同预料中的复苏,银行贷款出现大量坏账,目前银行的坏账拨备是很难覆盖的,对此,周力先生很放心,他认为,目前银行的新增贷款主要体现在:个人住房按揭、信用卡、地方政府贷款和出口以及中小企业等四大方面,其中,个人住房按揭、信用卡和政府贷款的坏账可能性都很低。而且,政府贷款还面临着一个问题:由于地方政府缺钱,无法对银行贷款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这将迫使地方政府想办法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而最容易和便捷的莫过于卖地。因此,在这样的循环之下,房地产的价格也将上涨,因为只有房地产价格上涨,地方政府才能有足够的资金予以配套。

听起来像在绕一个巨大的圈圈,对吧?没错,尽管我不喜欢看到房地产价格上涨,但如果接受现实的话,我不得不说周力先生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们这一次的资产泡沫盛宴,可能要等到经济复苏完全确定,货币紧缩时才到头。当然,恐慌和贪婪总是在不断左右我们的投资。不过,幸好我们有了一个锚——利率上升的信号。在这个信号出现之前,判断何处是顶部,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