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还不是国际品牌(红艳看美国四十五)

标签:
经济中国制造china红艳在国际市场上杂谈 |
在美国的很多商品中你都会看到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据说,有一美国人写过一本书叫《如果没有了中国》,他一看到是中国制造,他就不买,甚至是不吃、不穿、不用中国制造的东西,他想用在美国的三年时间里进行一个测试——要是住在美国,没有了中国的东西会是怎么样呢?
结果他发现他所用的东西的价格要高出中国制造的十倍,他终于熬不过了,有时还不得不低下头来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说,今天的中国制造就等同于美国八十年代没有了日本制造一样,现在的美国人不仅离不开中国制造,而且也习惯了中国制造。其实,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不仅在美国到处可见,在欧洲等许多国家都能看见。
不过,听到这个结论后,我并不感到欣慰,虽然他说出了美国人对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依赖心理,可它给人的感觉是我们还是落后于日本20年。
我在美国一大商场的橱柜里看到有一个卡通布娃娃,造型很别致、十分可爱,就想买下来作为一份异国礼物送给我那可爱的小侄儿,可仔细一看,却看到了这几个英文字母——“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呵呵~虽事与愿违,却也高兴,不论怎样,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已渗透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名中国人还是应该高兴的。
不过,爱国心是一方面,可要想真正树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过程和环节需要解决,虽然,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已是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个国际标签,但它毕竟不是国际品牌,它太笼统了,它还没有走出它的个性和强势,它还没有企业化,它还不是中国企业品牌的代名词,其一,它身上仍附着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是中国哪家企业品牌的中国制造呢?人们无从可知;其二,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还附着一些负面印象,虽价格低,但质量也低。
要想清除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及其负面印象,就得先学会把中国好的企业一个一个地推销出去,使中国好的企业与国际并轨,通过国际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将中国企业自己创造的高质量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树立起中国企业自己创造的一个一个的品牌,这样,才会逐步加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日趋强大,中美两国之间的交往比以前也显得对等多了,比如,以前美国人来中国只在罗湖办落地签,就可进入中国,现在他们须在国内办好了签证才可入境中国,这与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升也是分不开的,这也表明中国正走在富强的路上,所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也势在必行,在此,也希望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早日实现国际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