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幼儿的运动处方

(2008-01-15 09:57:34)
标签:

教育

 

    婴幼儿的运动处方是建立在对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规律了解的基础上的。制定婴幼儿阶段的运动处方,首先要了解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锻炼目标,选择安全、有效的活动方式。

一、 婴幼儿生长发育
  婴幼儿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生长是指由于细胞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机体及器官形态上的不断增大;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生长和发育往往是同时进行的。生长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但由于受遗传、营养、疾病、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
(一) 婴幼儿体格发育
1.体重:正常足月出生的婴儿平均体重为3公斤左右。体重增加以出生后的最初三个月最快。每月平均增加0.6公斤左右。一岁时小儿的平均体重可达9~10公斤。一岁前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1~2岁全年的体重增加约为2~3公斤。2岁后体重的增加约为每年2公斤。2岁后平均体重的增加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年龄*2)+8公斤。青春期后体重再次迅速增加,形成一生中的第二次生长高峰。
2.身长:正常足月出生的婴儿的平均身长约为50厘米左右。出生后半年内身长增加最快,每月平均增加2.5厘米左右,半年后每月平均增加1.5厘米。一岁时身长可达75厘米,两周岁时身长可达85厘米。2岁后平均身高每年约增加5厘米左右,因此2岁后的平均身高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年龄*5+75~85厘米。上述公式只适用于青春期前(12岁以前)的孩子,青春期标志着机体进入第二次快速生长发育阶段。
3.头围与胸围:头围即经眉弓上方至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围的增加与脑重量的增加成正比。出生时的头围平均为34厘米,一岁时可达46厘米,2岁时可达48厘米,5岁时可达50厘米。头围反映颅骨和大脑的发育程度。头围过小应注意有无大脑发育不全;头围过大时,则应注意有无大脑积水。
胸围既平乳头绕胸一周的长度。胸围间接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出生时的胸围平均为32.4厘米,一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一岁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差值数(厘米)约等于小儿的年龄。

(二)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小儿智力发育的基础。出生时脑的重量约为325克,相当于体重的10%~12%,脑的发育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最快,6各月时已达600克,一岁时达900克,相当于体重的2%。3岁时脑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8岁时已与成人无区别。小儿出生后脑细胞的数量已经不再增加,主要是功能的逐渐发育成熟。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大脑的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后天的教育和训练(特别是早期的开发)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更大。

(三)感觉器官发育
1.视觉:出生后小儿的视觉器官已相当完善,对光有反应,眼球能随光移动。当一个物体迅速接近眼前时,可引起小儿的瞬目反应,但此时小儿眼的运动还不协调,可出现一时性的斜视及眼球的震颤。三个月左右视线可跟踪移动的物体或人,4~5个月后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认识母亲,见到奶瓶等熟悉的物体会微笑。
2.听觉:小儿出生后2周即可集中听力,一个月左右时可将头或眼睛转向声源。5~6个月时可分辨出父母的声音。
视觉、听觉器官的发育,与小儿智力的发育密切相关。视觉是完成精细动作的基础;而听觉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此外,味觉、嗅觉、皮肤感觉的发展,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良好作用。

(四)运动功能的发育
  新生儿的运动是不协调的、没有规律的。婴儿动作的发育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而远,因而先会抬头、坐,后会爬、站、走。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糙到精细。婴儿在一个月内就尝试着在腹卧位将头抬起;2个月时就可在垂直位及腹卧位将头抬起;3个月时可在腹卧位以肘支撑起上身;4个月时扶着两手或髋部能够坐,可单手抓住玩具;5个月时,扶着腋下,可很好的站立;6个月时可较自由的翻身;7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8~9个月能扶着栏杆站立,推着小车向前迈步;11~12个月可独自站立,牵着大人的手走路。12~14个月自己会走,2岁左右会跑,并会自己上下楼梯。
  3--5岁时,视力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追踪移动物体和判断速度有困难,由于综合视觉和自动调节能力有限;小儿的大脑优先发育,头的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较大,重心较高,控制姿势需时,要视觉辅助。3--5岁时,已具备了跑、跳、单足跳、投掷、抓握等运动技能;但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集中注意力时间短, 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新动作、新技巧时需要反复的语言刺激和示范,通过多次模仿才能掌握。这时小儿还有表现出兴趣过分集中;对技能训练反应有限等特点。
二、 婴幼儿锻炼的运动处方
  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幼儿动作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发育的物质基础。幼儿动作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具体体现。幼儿动作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速度与后天小儿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多少、各种刺激的强弱、教育及训练等条件有关。多让小孩接触不同的外界环境,对小孩的各种器官进行合理的刺激和训练,对小儿的体格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运动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0--2岁的幼儿锻炼的运动处方
0--2岁的幼儿锻炼的运动处方的首要任务是在保证睡眠、合理营养、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婴幼儿的各种先天反射,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的先天反射(小儿一出生即具有某些先天反射活动)包括: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抓握反射,以及对疼痛、寒冷、光线的反应,在各种先天反射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其他条件反射。
  1~3个月时应注意对小儿注视、集中听力及抬头动作的训练,在小儿睡醒后,多和小儿说话、让小儿听音乐、及其它不同的声音;让小儿观察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物体,在小儿睡前及睡醒后对小儿的全身,特别是肢体的末端进行轻轻的按摩,还可进行一些轻缓柔和的伸展和屈曲关节的练习。小儿一个月时即可开始对小儿进行抬头训练,开始训练时,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2分钟,不能完成时可适当给予助力。3个月后在小儿清醒时,应用不同的方式,逗引孩子,以引起孩子视觉、听觉的注意,并发出笑声,小儿咯咯的笑声是语言的开始的重要信号。4~6个月应着重对小孩进行支撑上身、抓取物品及翻身的训练,并注意逗引发声。7~9个月开始应着重发展躯干腰腹的动作,如爬行、从卧位坐起来或扶着栏杆自己站起来,为了更好的完成翻身、爬行、坐起等动作,可适当队小儿进行腰腹肌及腿部的肌肉力量练习,如压住小儿的脚丫,让小孩坐起来,或一手压住小孩的腿部,另一手支撑小儿的腹部让小儿抬起上身,小儿蹬腿时可适当给些阻力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锻炼的方法,并且有益于发展小儿的平衡能力及学习走路。7~9个月时要特别重视小儿的模仿发音训练。1岁左右应主要发展下肢动作,以独自站立,行走为主。
  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应综合进行,并尽可能的与生活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如抓握的训练与吃东西结合,吃东西与语言及听力的发展结合等。
此外,在天气及小儿身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应多做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感受不同的温度、接受日光照射,这对促进小儿感觉器官的发育、促进小儿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骨骼发育、提高抗病能力都有良好作用。在暖和的季节,小儿在几周后就可以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在冬季无风时,在满月后也可经常报小儿出去透透气。开始时间可短一些5~10分钟,逐渐延长到1~2小时。逐步养成户外活动的习惯。

(二)3~5岁儿童锻炼的运动处方
  体育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生理刺激,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大脑支配着各种复杂活动,各种反射活动反过来又促使大脑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起到互助互惠的作用。
幼儿普遍具有强烈的运动欲望,对他们来说,身体运动是生活的需要,是快乐的源泉,这也是幼儿体育锻炼的基础。伴随着婴幼早期教育的开展和人们对早期教育认识的加深,开展婴幼儿体育对婴幼儿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婴幼儿,其身体生长发育水平和运动能力均比同龄儿童快。研究认为:以身体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有多种角色可以扮演,必须处理多种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化倾向。
  根据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此时小儿的锻炼,应以形式多样的游戏为主,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走、跑、跳(双脚跳、单脚跳)、游泳、滚翻、抓握、投掷等基本技能。不要安排过多的比赛,比赛往往会影响小儿的学习过程。锻炼环境应尽可能选择温度变化较小、安全宽敞、地面较软而平坦的场所。
此外,3~5岁小儿运动技能的发展还应于生活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如从3岁左右起,即可开始训练小儿自己穿脱衣服、鞋子,自己洗脸刷牙等。这也有助于发展小儿小肌肉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幼儿科学锻炼的六大项内容:

1、灵敏性  2、柔韧性  3、速度  4、协调性  5、耐力  6、力量

3 6岁幼儿运动处方:

 

发 

 

具体实施内容

练 习 次 数

(次数、组数)

强     

(时间、间歇、心率)

 

微 

 

灵敏性

钻     

足球运动员

若干次

若干次

单日2分钟

单日5分钟

 

 

柔韧性

仰卧起坐

立前屈

10”x  4

10” x  4

单日2分钟     间歇6”

单日2分钟     间歇5”

 

 

速 

30米速跑

楼梯频率跑

30米 x  2

2楼 x  2

双日1分钟     间歇6”

双日1分钟     间歇6”

 

 

协调性

花样跳绳

四肢着地爬

两种花样x 3

两分钟x 3

双日1分钟     间歇30”

双日1分钟     间歇20”

 

 

耐 

远足活动

自然地形跑

500米x 2

200米x 1次

单日6分钟     间歇10”

单日3分钟     间歇10”

 

 

力 

投沙袋

循环跳圈

5次x 3

10次x 3

单日3分钟    间歇5”

单日3分钟    间歇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