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舒村记
(2015-09-10 08:55:46)
标签:
文化柳舒故乡 |
柳舒村记
柳舒村位于麻大湖畔,乌河之阳,现居900余户,3000多人。《舒氏族谱》载曰:明洪武二年,舒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名舒家庄科。又因村中乌河石桥曰利见桥,遂以桥名村。清初,又更名柳舒庄,后为柳舒镇。1912年至1969年,分别为柳舒镇、西柳镇、湖滨乡、湖滨区、见桥公社驻地。物阜民丰,水陆发达,商贾往来,有水旱码头之誉。1990年,新村规划高屋建瓴,街道拓宽,路面硬化,开新农村建设之肇始。2003年新建预备河大桥,2009年村中心路延长至205国道。又有文化广场,现人民之乐;三八大集,漾齐国之风。
先民临水而鱼,依地而耕。村内又有王、郭、陈、苗、初、赵六姓。或友或邻,或亲或眷。共沐先人德泽,兴家国基业。全村木工业发达,为省内最大教具、家具生产专业村。
村文化昌兴,一脉相承。清道光年间岁贡舒锡庆、宣统年间优贡舒向明、清末庠生舒志忠、舒秉鲁,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马列学院党委书记舒天功,著名烈士舒在雪、舒莱峰皆名闻乡里,潜德感人。1927年,乡贤舒志忠创办公学,后学校设为公立小学。2001年,柳舒、顺河四村,新建高标准学校。见桥完小,百年愈新。地灵人杰,才俊辈出。前贤后哲,眷顾桑梓;公益建设,多有鼎力。
村1952年发展党员,1954年建立支部。
柳舒村地理人文,勒石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