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及各单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013-07-07 11:02:19)
标签:
校园 |
分类: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 |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及各单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2009-08-03
11:19:57|
本 册 教 学 总 目 标 要 求 |
||
教 学 内 容 概 要 |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其中包括总复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数与计算:“富饶的大海”是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风筝厂见闻”是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奇妙的变化”是初步认识分数。 2、空间和图形:在“动物趣闻”中认识克、千克和吨。在“走进新农村”中学习位置与变换。在“美化校园”中学习图形的周长。 3、统计知识:“摸名片”学习统计与可能性。 4、实践活动:通过“变化的影子”、“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与方法,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
知识与技能 |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二、三、四位数(积在10000以内的笔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笔算;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及相应的除法;自觉验算的习惯;会用短除法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2、认识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进行有关的简单换算。 3、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知道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含义,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的材料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5、结合实际情境,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6、结合实例,感知位置与变换。 7、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统计与可能性知识。 |
过 程 与 方 法 |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分数的意义。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5、在对位置与变换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单元的难点。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2、
3、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第四单元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除法计算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
1、口算除法。口算除法包括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2、笔算除法。笔算除法包括一位数除二、三、四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法则;教学难点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以及验算。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本单元一开始就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人体结构变化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关注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感知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具体情境中,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是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第七单元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为统计与可能性。结合具体事例,知道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列出简单实验所以可能性发生的结果。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够借助实验,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能够借助实验,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是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