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道商鞅】『民农国富』教企业抓住致胜的太极点

(2020-09-23 13:34:09)
标签:

加拿大

企业

竞争力

优秀员工

紧急补助金

分类: “百家”文章精粹

这几天,加拿大人民又兴奋了,因为加拿大联邦政府有计划继续发钱了!而且这次打算一直要发到“明年春节”后!


在钉冠疫情爆发后,加拿大政府第一时间出台了一系列的令人羡慕的暖心政策,帮助国民度过难关。


其中加拿大紧急补助金CERB向在疫情中失去工作或收入减少的国民每个月发放2000加元,是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最主要的补助,申领期从3月中旬开始,经几次延期后可发放到九月下旬!截止目前,政府已经向860万人支付了超过690亿加元的CERB救助金。


 

【问道商鞅】『民农国富』教企业抓住致胜的太极点


然而,这样持续不断地发放补助福利对国家的发展能够带来什么影响呢?


原典

法已定矣,而好用六虱者亡。民毕农,则国富。


——《商君书》



释解

法度已经确定,而喜欢任用六种有危害人的国家就会消亡。民众都致力于农业,国家才会富强。


六种危害:

岁:农民游荡懒惰

食:农民不务正业,白吃粮食

美:商人贩卖华丽的东西

好:商人贩卖好玩的东西

志:官吏营私舞弊的思想 

行:官吏贪赃枉法的行为




商鞅的哲理


在法令、制度确立之后,国家在实施治理过程中宣扬、推崇什么样的人物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政策上鼓励那些游荡懒惰、不务正业、不思进取的农民,或者那些贩卖豪华漂亮物品、各种玩意儿的商人,再或者是那些有营私舞弊思想、贪赃枉法行为的官员,那么国家的实力和战斗力就会削弱甚至走向衰亡。

 


在秦朝时,开垦荒地、发展农业是让秦国增强国家实力的关键,只有让民众不断努力开荒种地,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换句话说,国家的政策导向、治理文化、用人标准决定了国家的生死存亡,而自身核心领域的竞争实力与价值优势是国家实现富裕昌盛的太极点。



“民农国富” 的启发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良好的社会福利是吸引移民来到这个国家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更是以福利好著称。


据说在蒙特利尔,如果新移民夫妇上学,每月有近2000加币的政府补助,减掉房租和基本生活支出可能还有点富余,所以很多新移民就一直处于学生状态,没有动力去工作或者创业,久而久之,就陷在这个看似轻松的舒适圈里不能自拔了。


疫情期间,加拿大政府出台各种补贴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和低收入居民度过难关,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肯定。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补贴政策对政府税收收入做出重要贡献的主力军—中高收入的中产阶层并没有包含在内,更没有按照对社会的贡献度进行二次分配,不免令这部分社会精英们有些失望,从一定程度上是鼓励了懒惰和不思进取的行为。


而国家将巨大的财务资源用于救助安顿而非增强国力上,从长远角度看显得稳定有余而发展变革动力不足。


 

同样,在企业发展中也会面临相似的情况。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人才,在员工福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大到解决住房、组织员工和家属境内外旅游,小到生日会、免费茶点等,给员工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工作氛围,这是很有必要的。


 

【问道商鞅】『民农国富』教企业抓住致胜的太极点


但我们常常会看到,如果企业出现问题或者面临危机,最先主动离开的往往是那些公司最想留住的员工,而高福利更被那些能力平平、不愿变化、缺少激情的员工所看重,一旦福利稍做减少这些人就会有较大的反应甚至产生负面的言论和行为。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要素呢?所谓优秀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更是自律自强,勇于开发自我潜能,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群体。


据一项调查显示,对优秀员工而言,不清楚公司的蓝图,看不到公司的核心实力、优势价值、发展前景是他们离职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优秀人才更加注重公司的平台价值是否能与个人价值合为一体,在同一个方向上打造实力,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因此,企业集中资源打造自身的优势实力,无论是技术、产品,或是系统、服务等,才是致胜的核心太极。


 

【问道商鞅】『民农国富』教企业抓住致胜的太极点


国家治理、企业管理、个人经营,虽然层级影响有很大差别,但积极建立、专注打造自身核心实力是共通的。实力是立身之本,让我们在竞争中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